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11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旱-盐复合胁迫对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025, 33(2):197-206.DOI: 10.11926/jtsb.4875

      关键词:干旱胁迫盐胁迫种植密度生长性状
      摘要 (14)HTML (7)PDF 763.20 K (16)收藏

      摘要:为探究干旱-盐复合胁迫对陆生木本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在旱-盐复合胁迫(SD, 25%~30%田间持水量+150 mmol/L NaCl)下对3种种植密度[每盆种植1株(DI)、2株(DII)、3株(DIII)]的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幼苗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I密度下SD处理显著抑制了株高增长量、基径增长量、总叶面积、主根长、总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但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与DI密度相比,DIII密度进一步降低了GR活性和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导致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因此,在旱-盐复合胁迫的环境下,种植密度会对降香黄檀的生长产生影响,在海岸带栽植降香黄檀幼苗的过程中,应考虑低密度栽植模式进行栽培。

    • 富营养化水体水淹和水淹后干旱对降香黄檀生理生态的影响

      2024, 32(5):651-659.DOI: 10.11926/jtsb.4816

      关键词:降香黄檀水淹水淹后干旱生理生态
      摘要 (88)HTML (128)PDF 734.49 K (2208)收藏

      摘要:为探究富营养化水体水淹及水淹后干旱对陆生木本植物耐淹和耐旱性的影响,以1 a生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为对象,第1阶段设置对照(CK)、养分(H)、水淹(W)和富营养化水淹(WH)处理,第2阶段设置对照-干旱(CKD)、养分-干旱(HD)、水淹-干旱(WD)和富营养化水淹-干旱(WHD)处理,研究不同水分和养分处理对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 降香黄檀幼苗在所有处理下均有较高的存活率;W和WH处理降低了幼苗的茎高增量、总生物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水势,但增加了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H2O2含量, 且这种变化在W组中更明显。与第1阶段相比,CKD和HD组幼苗的生物量增长量显著降低,而WD和WHD组呈现相反趋势。其次,与CKD和HD处理相比,WD和WHD处理增加了幼苗的净光合速率,降低了幼苗的SOD活性和H2O2含量,且WHD组幼苗具有比WD组更高的生物量增长量、总叶绿素含量、POD活性以及更低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这表明养分供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水淹对幼苗生长的消极影响,前期水淹尤其是富营养化水淹有利于幼苗在后期干旱条件下的生物量积累。

    • 干旱胁迫下蒭雷草的生理响应

      2023, 31(1):46-52.DOI: 10.11926/jtsb.4553

      关键词:蒭雷草热带珊瑚岛干旱胁迫生理响应
      摘要 (250)HTML (691)PDF 621.40 K (479)收藏

      摘要:为探讨蒭雷草(Thuarea involuta)在热带珊瑚岛干旱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对干旱胁迫下蒭雷草叶片抗逆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初期,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随胁迫程度增加的差异不显著;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除重度胁迫下先迅速增加后急速下降外,其余处理的变化较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而升高;随时间延长,SOD活性不断上升,POD活性基本稳定,CAT活性则先下降后上升。除轻度胁迫下可溶性蛋白(SP)含量低于对照外,其余处理均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而增加;干旱胁迫下的脯氨酸(Pro)含量随时间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在处理第18天时不同胁迫程度间均差异不显著。因此,蒭雷草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可用于南海诸岛的人工植物群落构建和植被恢复以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 硅提高植物抗旱性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2022, 30(6):813-822.DOI: 10.11926/jtsb.4558

      关键词:干旱胁迫|植物抗旱性|硅|生理机制|抗氧化
      摘要 (250)HTML (1157)PDF 557.79 K (516)收藏

      摘要:干旱作为限制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对全球社会、经济和生态造成巨大损失。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提高植物抗旱性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硅能够提高植物的抗旱性:外源硅的施用可以影响气孔导度,改变蒸腾速率,改善植物水分状况;通过调节气孔动力学、合成光合色素,促进光化学反应,从而改善光合作用;此外硅可通过渗透调节以平衡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以及调节抗氧化防御系统,减轻植物在干旱胁迫中的氧化损伤。总结了硅对干旱胁迫下植物水分利用、光合作用、矿质元素吸收、抗氧化系统、植物激素代谢等方面的作用及相关生理机制。建议未来从复合逆境胁迫、低硅积累植物等方面进一步揭示硅提高植物抗旱性的作用机制,从而为农林生态系统合理利用硅素来提高生产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 六种园林植物耐旱性分析

      2020, 28(3):310-316.DOI: 10.11926/jtsb.4128

      关键词:园林植物;耐旱性;干旱胁迫;道路绿化
      摘要 (741)HTML (493)PDF 712.44 K (540)收藏

      摘要:为选择耐旱性较强的园林绿化植物,选择6种常见的园林植物,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紫荆(Cercis chinensis)、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荆条(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和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进行盆栽控水试验,对植株外观形态和土壤含水率、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土壤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金银木、胡枝子和荆条的长势较好;紫薇、紫荆和构树出现叶片萎蔫、掉落现象,6种植物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除紫薇外,SOD活性总体均呈上升趋势,MDA含量持续上升。可见,金银木、胡枝子和荆条的耐旱性较强,紫薇、紫荆和构树的耐旱性较弱。

    • 不同水分条件下杜鹃花转录因子的转录组分析

      2018, 26(5):515-522.DOI: 10.11926/jtsb.3910

      关键词:杜鹃花转录因子转录组干旱胁迫
      摘要 (1057)HTML (613)PDF 723.40 K (808)收藏

      摘要:为了解杜鹃花(Rhododendron pulchurum)转录因子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白凤4号”叶的转录因子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处理间有34~161个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杜鹃花响应不同水分的转录调控主要是通过ERF、bHLH和MYB基因的表达协同完成的;干旱胁迫时,特异调动了NAC的差异表达和WRKY、bZIP、PLATZ的上调表达,干旱后复水时特异调动了GATA表达来调控。RT-qPCR验证结果表明,基因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证明了测序结果的有效性。这为明晰杜鹃花抗旱的分子机理及分子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黄秋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2018, 26(6):611-616.DOI: 10.11926/jtsb.3907

      关键词:黄秋葵干旱胁迫种子生理特性
      摘要 (975)HTML (306)PDF 655.98 K (862)收藏

      摘要:为了解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对干旱胁迫的应答机制,采用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对‘纤指’和‘红秋葵’品种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品种的种子吸水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简易活力指数,幼苗下胚轴长、根长、苗鲜重和苗干重均随PEG-6000浓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旱害率则不断增加。PEG-6000浓度为20%时,两品种的种子均未能发芽。幼苗的SOD、POD和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随PEG-6000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均PEG-6000浓度为15%时最高。因此,干旱胁迫会抑制黄秋葵种子的萌发,提高细胞内含物的含量,同时引发其抗氧化系统的响应。

    • 干旱胁迫对茉莉3个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2013, 21(2):123-129.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3.02.004

      关键词:茉莉叶肉细胞干旱胁迫光合特性超微结构
      摘要 (2670)HTML (0)PDF 5.51 M (2591)收藏

      摘要:为探讨植物光合作用和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研究了茉莉(Jaminum sambac)3个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的光合作用相关生理指标和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轻度干旱胁迫下, 单瓣茉莉和多瓣茉莉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呈下降趋势,但叶肉细胞超微结构仅受轻微影响。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多瓣茉莉Pn、Tr、Gs持续降低,而Ci随干旱胁迫的增加反而上升,单瓣茉莉Pn、Tr、Gs和Ci继续呈下降趋势,两品种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并出现伤害症状。在重度干旱胁迫下,Pn、Tr、Gs降幅明显,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Ci持续上升,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叶绿体发生严重损伤。双瓣茉莉Pn、Tr、Gs、Ci随干旱胁迫的加重也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降幅较小,叶肉细胞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因此,与单瓣茉莉和多瓣茉莉相比较,双瓣茉莉对干旱胁迫的耐受力较强。

    • 麻疯树水通道蛋白新基因JcPIP干旱胁迫下的功能分析

      2008, 16(4):289-295.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8.4.1946

      关键词:麻疯树 水通道蛋白 聚类分析 Western-blot 功能分析 干旱胁迫
      摘要 (2775)HTML (0)PDF 0.00 Byte (2151)收藏

      摘要: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大戟科(Euphorbiaceae)耐旱植物麻疯树(Jatropha curcas)cDNA中克隆得到了一个麻疯树质膜内膜蛋白(PIP)新基因,命名为JcPIP。聚类分析表明,麻疯树PIP蛋白与蓖麻、葡萄和菠菜的PIP蛋白在进化上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将JcPIP基因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xenopus oocytes)中异源表达发现细胞膨胀率扩大了10倍,表明JcPIP基因编码的是一个水通道蛋白。合成亲水性、抗原性好的JcPIP保守序列多肽,制备并纯化JcPIP多克隆抗体。Western-blot检测显示JcPIP蛋白富集在29 kDa区段,且在麻疯树各组织中均有大量表达。PEG-6000干旱胁迫下麻疯树叶片JcPIP蛋白丰度增加,复水后丰度开始下降,表明JcPIP与麻疯树的耐旱性相关。

    • 干旱、盐和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2000, 8(3):235-238.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0.3.009

      关键词:水稻幼苗; 脯氨酸; 干旱胁迫; 盐胁迫; 低温胁迫
      摘要 (2087)HTML (0)PDF 0.00 Byte (3360)收藏

      摘要:以三叶期的水稻幼苗为材料,研究了干旱(-0.6 MPa PEG模拟)、盐(0.15 mol/L NaCl)和低温(6℃)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脯氨酸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盐和低温胁迫下稻苗均可积累脯氨酸,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在同一胁迫条件下,耐性强的品种脯氨酸积累较少,而敏感品种脯氨酸积累则较多。脯氨酸的积累不宜作为稻苗抗逆性的筛选指标。

    上一页12
    共2页11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