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4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Zn、B配施对鸡血藤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2018, 26(1):73-78.DOI: 10.11926/jtsb.3775

      关键词:鸡血藤ZnB总黄酮
      摘要 (1334)HTML (350)PDF 584.45 K (1017)收藏

      摘要:为探讨Zn、B配施对鸡血藤(Spatholobus suberectus)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采用营养液叶面喷施,对其总黄酮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和PAL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Zn、B配施的鸡血藤总黄酮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AL活性增加,其中施用50 mg L-1 ZnSO4+10 mg L-1 Na2B4O7·10H2O鸡血藤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达0.89%;施用25 mg L-1ZnSO4+50 mg L-1 Na2B4O7·10H2O鸡血藤的总黄酮含量和PAL活性最高,分别为4.65%、29.47 U g-1 min-1。因此,合理配施Zn、B能促进鸡血藤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

    • 不同成熟度树葡萄果实醇提取物抗氧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2018, 26(3):233-240.DOI: 10.11926/jtsb.3831

      关键词:树葡萄总多酚总黄酮抗氧化α-葡萄糖苷酶
      摘要 (1158)HTML (387)PDF 601.82 K (889)收藏

      摘要:为探究树葡萄果皮和种籽的抗氧化和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比色法测定了不同成熟度树葡萄果皮和种籽70%乙醇提取物的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并分析了他们与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绿果皮的总多酚含量最高(95.96 mg g-1 DW),红果皮的最低(18.31 mg g-1 DW);绿果籽的总黄酮含量最高(43.48 mg g-1 DW),紫果籽的最低(16.50 mg g-1 DW);抗氧化活性及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均以绿果皮的最强,紫果籽的最弱。树葡萄果皮/籽清除·OH自由基能力均高于抗坏血酸,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均强于阿卡波糖;其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显著正相关(P<0.05),抗氧化能力与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树葡萄绿果的总多酚及总黄酮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强,可用于天然抗氧化剂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开发。

    • 油橄榄品种间叶片性状及总黄酮含量分析

      2017, 25(4):379-386.DOI: 10.11926/jtsb.3708

      关键词:油橄榄叶片总黄酮
      摘要 (1341)HTML (326)PDF 485.62 K (1204)收藏

      摘要:为了解油橄榄(Olea europaea L.)叶片性状和总黄酮含量在品种间的差异,对四川省青川县栽培的10个油橄榄品种的叶片性状和总黄酮含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叶片性状在品种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且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钟山24号’的叶面积最大,‘皮削利’的最小。叶片性状中以周长的变异系数最大,叶面积的最小。‘鄂植8号’的叶面积、‘莱星’的叶宽、‘小苹果’叶长宽比、‘埃蒙’的叶形的变异系数最大,而‘皮削利’的叶片性状相对稳定。6个叶片性状可以简化成形状系数和叶长作为主要代表性状。叶片总黄酮含量为0.07~3.39 mg g-1,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春梢含量总体高于秋梢;‘皮削利’、‘豆果’‘、‘钟山24号’和‘卡林’‘的春秋梢叶片含量差异较大,‘佛奥’‘的最小;‘鄂植8号’和‘科拉蒂’‘春秋梢叶片的总黄酮含量较高,‘皮削利’的秋梢好于春梢;‘卡林’的春梢叶片的总黄酮含量最少,为3.02 mg g-1,秋梢中‘豆果’的最低,为2.64 mg g-1;‘科拉蒂’、‘钟山24号’、‘埃蒙’和‘鄂植8号’的总黄酮含量与叶片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这说明总黄酮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叶片生长的影响。

    • 遮荫对裸花紫珠苗期光合特性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2017, 25(6):569-578.DOI: 10.11926/jtsb.3751

      关键词:裸花紫珠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光合色素总黄酮遮荫
      摘要 (1504)HTML (614)PDF 862.22 K (1314)收藏

      摘要:为了解遮荫对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幼苗生长和药材质量的影响,研究了遮荫处理(遮荫30%、50%、70%和对照0%)下2年生裸花紫珠苗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和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无遮荫或遮荫30%下,裸花紫珠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呈典型的双峰型,而随遮荫程度的增加,Pn日变化曲线逐渐转变为单峰型。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且峰值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o)的日变化曲线呈“V”型,且两者均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 (Chl a)、叶绿素b (Chl b)、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 < 0.05),而Chl a/b和Car/Chl却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下降。随遮荫程度的增加,叶片中总黄酮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遮荫30%为最大。因此,裸花紫珠幼苗最适宜生长在无遮荫条件下,但为获得更高的总黄酮含量,可以选择30%遮荫处理。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4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