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访问总次数
16618775 |
今日访问
149 |
当前在线
0人 |
| | |
|
|
|
| 2005 Vol 13第1期目录
本期目录 | | | 光氧化条件下碳代谢中间产物与光合电子传递对PSⅡ光化学活性的调节作用 | | 林植芳, 彭长连, 林桂珠 | | 2005,13(1):1-7 | | [摘要](2421) [PDF](3175) [HTML] | | | 低温对荔枝果肉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 胡位荣, 张昭其*, 季作梁, 刘顺枝 | | 2005,13(1):8-12 | | [摘要](2236) [PDF](2867) [HTML] | | | 全日光强下5种植物叶片的UV-B防护 | | 孙谷畴, 张厚华 | | 2005,13(1):13-16 | | [摘要](2210) [PDF](2460) [HTML] | | | 不同砧木对柑橘幼树生长和叶片糖含量的影响 | | 周开兵, 郭文武, 夏仁学*, 王贵元, 鲍华兵 | | 2005,13(1):17-20 | | [摘要](2136) [PDF](1615) [HTML] | | | 有毒赤潮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香港株Ⅱ)的生长特性研究 | | 徐轶肖, 江天久*, 吕颂辉 | | 2005,13(1):21-24 | | [摘要](2469) [PDF](2559) [HTML] | | | 实验室培养球形棕囊藻溶血毒素的提取、分离及其生成特征 | | 彭喜春, 杨维东, 刘洁生*, 彭志英, 邓瑞霞, 江天久 | | 2005,13(1):25-28 | | [摘要](2472) [PDF](2368) [HTML] | | | 中国木犀属花粉形态研究及其系统学意义 | | 许炳强, 郝刚*, 胡晓颖 | | 2005,13(1):29-39 | | [摘要](2355) [PDF](3061) [HTML] | | | 山茶属连蕊茶组6种植物花粉形态特征研究 | | 李广清, 孙立, 刘燕 | | 2005,13(1):40-44 | | [摘要](2305) [PDF](2940) [HTML] | | | 五唇兰大孢子发生的超微结构观察 | | 伍成厚, 李冬妹, 梁承邺, 叶秀麟* | | 2005,13(1):45-48 | | [摘要](2525) [PDF](2511) [HTML] | | | 木槿属植物染色体倍性与花粉粒、叶片气孔器性状的关系 | | 庄东红, 宋娟娟 | | 2005,13(1):49-52 | | [摘要](2412) [PDF](3648) [HTML] | | | 福清黑松醇溶蛋白的群体遗传分析 | | 吴若菁, 赖文胜, 方炜, 阮少宁 | | 2005,13(1):53-58 | | [摘要](2326) [PDF](2424) [HTML] | | | 台湾桤木引种气候生态适生区分析 | | 朱万泽*, 王金锡, 薛建辉 | | 2005,13(1):59-64 | | [摘要](2399) [PDF](2774) [HTML] | | | 我国石豆兰属药用植物资源及其保护 | | 易绮斐, 邢福武*, 黄向旭, 陈红锋, 王发国 | | 2005,13(1):65-69 | | [摘要](2939) [PDF](5200) [HTML] | | | 大苞红唇益智选育研究 | | 禹玉华, 唐源江, 廖景平*, 陈升振, 方坚平, 陈忠毅, 樊汉明 | | 2005,13(1):70-73 | | [摘要](1978) [PDF](2673) [HTML] | | | 湖南野桐属一新种 | | 颜立红, 彭春良 | | 2005,13(1):74-75 | | [摘要](1929) [PDF](1919) [HTML] | | | 金钟藤-广东分布新记录 | | 陈炳辉, 王瑞江*, 黄向旭, 周联选 | | 2005,13(1):76-77 | | [摘要](1974) [PDF](2299) [HTML] | | | 海南植物新记录 | | 周仕顺, 王洪 | | 2005,13(1):78-79 | | [摘要](2062) [PDF](2296) [HTML] | | | 提高外源基因在植物体内表达的策略 | | 王彪, 武天龙* | | 2005,13(1):80-84 | | [摘要](2062) [PDF](3186) [HTML] | | | 生态系统模拟模型的研究进展 | | 彭少麟, 张桂莲, 柳新伟 | | 2005,13(1):85-94 | | [摘要](2483) [PDF](4122) [HTML]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