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33(1):42-48.DOI: 10.11926/jtsb.4858
摘要:为了解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YABBY基因家族的CRABS CLAW (CRC)亚族基因在花和叶片发育中的功能,基于金线莲全长转录组数据RT-PCR克隆ArCRC基因,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原核表达、亚细胞定位分析,采用qPCR技术对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线莲ArCRC基因CDS长度为576 bp (GenBank登录号: OR394646), 编码191个氨基酸,含有YABBY superfamily和HMG-box_SF superfamily保守结构域,分子量为21.514 kD,理论等电点为9.16,不稳定系数41.12,属于不稳定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ArCRC与水稻(Oryza sativa)的OsDL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AtCRC聚为一类,属于CRC亚家族,且定位在细胞核。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ArCRC基因可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qRT-PCR分析表明,ArCRC基因在花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且在叶片中脉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叶片外缘,因此,推测ArCRC基因主要在花器官发育中发挥功能,同时还参与调控叶片中脉的发育。
2020, 28(3):255-264.DOI: 10.11926/jtsb.4155
摘要:为了解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 APX)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毛竹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得到7条APX同工酶基因(PeAPXs),根据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可分为3个亚类。各个基因启动子序列中存在低温、干旱以及光响应元件。毛竹PeAPXs在7个组织中的表达丰度不同,具有组织特异性。qRT-PCR结果表明,在干旱、盐和低温胁迫下各基因的表达模式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PeAPX2在3种胁迫下均维持着较高的表达水平;低温胁迫对PeAPXs有诱导作用,其表达量均呈上调趋势;干旱胁迫下,PeAPX1的表达量下调,未检测到PeAPX3、PeAPX6、PeAPX7表达;盐胁迫下,除PeAPX3和PeAPX6外,其余基因表达量上调。因此,毛竹APX基因可能参与到不同的非生物胁迫过程并在毛竹的生长发育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1, 19(1):56-62.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1.01.008
摘要:根据兰科植物(Orchidaceae)蝴蝶兰(Phalaenopsis)的肌动蛋白基因(Actin)序列设计跨内含子引物,分别以cDNA第一链和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RT-PCR和PCR方法从墨兰(Cymbidium sinense)、春兰(C. goeringii)中分离出Actin基因的同源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墨兰和春兰Actin基因片段长度均为1335 bp,其中编码区长度均为1086 bp,编码362个氨基酸,分别命名为CsACT1和CgACT1(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GU181353、GU181354)。CsACT1和CgACT1均含有3个内含子,且内含子位置非常保守。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同源性均在90%以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CsACT1和CgACT1在根、茎、叶、花梗、花蕾以及花器官中都有表达,且表达量基本一致,因此,推断其为组成型表达的肌动蛋白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