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2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短枝木麻黄家系对青枯病的抗性评价与选择

      2023, 31(3):348-354.DOI: 10.11926/jtsb.4614

      关键词:短枝木麻黄家系青枯病生理生化性状抗病
      摘要 (149)HTML (405)PDF 582.26 K (301)收藏

      摘要:为探讨短枝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对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侵染后的生理生化响应,利用其生理生化响应指标与抗病性特征的相关性开展短枝木麻黄家系的抗病评价和选择。结果表明,26个短枝木麻黄家系褐梗小枝接种青枯病后,病情指数(DI)和相对病害强度(RDI)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 0.01)。在接种青枯病后,家系间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总酚(TP)和类黄酮(Flav)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参试家系对青枯病抗性的变异丰富,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短枝木麻黄家系的病情症状与6个生理生化指标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青枯病侵染后防御酶活性或次生代谢物含量越高,木麻黄的病害程度越低。利用2个病情特征性状和6个生理生化指标对短枝木麻黄不同家系进行综合评价和选择,按照30%的入选率初步选出201、206、198、207、202、213、208和195号等8个抗病家系。这些抗病家系的RDI和DI比总体均值分别低25.94%和28.93%,SOD、CAT、PAL、PPO、TP和Flav比总体均值分别高11.90%、13.50%、24.77%、12.71%、25.68%和18.76%。筛选出的8个家系的病害程度低,萎蔫枝条少,植株生长基本不受影响,表明抗病性较强,可以在后续生产中广泛使用。

    • 超甜玉米种子萌发物质利用性状杂种优势及亲子回归关系分析

      2017, 25(5):497-502.DOI: 10.11926/jtsb.3716

      关键词:甜玉米种子物质利用率贮藏物质动用量亲子回归关系
      摘要 (1523)HTML (344)PDF 479.83 K (1142)收藏

      摘要:为阐明超甜玉米(Zea mays L.var.saccharata Bailey)亲本对F1种子物质利用性状遗传效应,研究了19份自交系和其测配的10个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及亲子回归关系。结果表明,超甜玉米自交系及F1种子的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百粒重、种子物质动用量和种子物质利用率差异较大,10个杂交组合中亲本和F1种子的淀粉含量、脂肪含量、百粒重均存在显著差异。F1种子淀粉含量和百粒重均表现出正向超亲优势,即近高亲本遗传;而F1种子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种子物质动用量和种子物质利用率为近低亲本遗传。聚类分析和杂种优势分析表明,性状差异较大的FH14、Q26、GT22、GT2等亲本测配的杂交组合在种子百粒重或种子物质利用率等性状上具有较强的超亲优势。回归分析表明,母本对F1种子的淀粉含量、百粒重有负效应,对种子物质动用量和种子物质利用率有正效应;父本对种子淀粉含量有负效应,对种子物质利用率有正效应。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2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