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2(6):807-812.DOI: 10.11926/jtsb.4846
摘要:藤本植物是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构成成分。广东省位于热带北缘到中亚热带,藤本植物资源丰富。该文在查阅有关广东省植物资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区系地理学的角度系统梳理了藤本植物的地理成分、功能类型和园林应用潜力。结果表明, 广东省具藤本植物68科216属754种(含变种和变型);热带成分共48科145属,具有典型的热带性。乡土藤本植物651种,外来藤本植物103种,具有食用、药用等价值的藤本植物341种,园林常用观赏藤本植物138种,具有应用潜力的57种。木质藤本种类多于草质藤本,攀援方式以缠绕类和卷须类为主。在广东省园林绿地中,可通过增加乡土藤本植物的应用、草质与木质藤本植物相搭配和应用观赏价值高的藤本植物等途径,来提高城市园林中藤本植物的地带性、功能性和物种多样性。
2021, 29(5):455-464.DOI: 10.11926/jtsb.4328
摘要:为揭示喀斯特生境中藤本植物的生态策略,对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陈旗流域中9种木质藤本的叶片功能性状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面积、叶厚度、叶绿素含量、比叶面积、叶组织密度和叶干物质含量6个叶功能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性状的种间变异为9.24%~98.18%,种内变异为0.64%~39.71%。落叶植物性状的种内变异系数低于常绿植物;相较于喀斯特乔灌木,藤本植物具有较低的叶厚度、叶组织密度和较高的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藤本植物叶功能性状间关系紧密,比叶面积与叶组织密度、叶干物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组织密度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叶厚度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组织密度呈显著负相关。除叶厚度外,叶面积与其余性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结合叶经济谱理论分析,刺葡萄(Vitis davidii var. davidii)、野葛(Pueraria montana)和野葡萄(V. amurensis)倾向于“快速偿还”型,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红毛悬钩子(Rubus pinfaensis)、小果蔷薇(Rosa cymosa)和崖豆藤(Millettia extensa)倾向于“慢速偿还”型,插田泡(Rubus coreanus)和勾儿茶(Berchemia polyphylla)的功能分异明显,介于两者之间。可见,为适应干旱贫瘠的喀斯特环境,藤本植物通过权衡叶功能性状关系来采取不同的适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