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3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三叶木通叶片解剖结构和生理特征对酸雨胁迫的响应和钛的缓解效应

      2025, 33(1):15-24.DOI: 10.11926/jtsb.4851

      关键词:三叶木通酸雨胁迫解剖结构生理特征耐酸性
      摘要 (47)HTML (67)PDF 5.10 M (98)收藏

      摘要:为探讨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对酸雨胁迫的响应机制和外源钛[Ti(SO4)2]对其耐酸性的影响,经模拟酸雨和外源钛处理,对叶片解剖结构和生理特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模拟酸雨(T0)处理的叶片侧脉及表皮结构受损严重,叶主脉、主脉维管束、叶片和栅栏组织加厚,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氧自由基产生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升高,而外源钛处理(T1⁓T3)均有效缓解叶侧脉和表皮的受损情况,并显著提高了叶绿素含量、SOD、POD和CAT活性,且氧自由基产生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主成分分析表明,主脉、主脉维管束和叶厚等指标在三叶木通对酸雨胁迫逆境应答的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相关性分析表明,主脉维管束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SOD、POD和CAT活性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三叶木通幼苗通过改变叶片解剖结构、提高SOD、POD和CAT活性等方式来适应酸雨胁迫,且适当的Ti能够有效缓解酸雨胁迫造成的损伤,以0.2 mmol/L Ti效果最好。

    • 荔枝、龙眼与其属间杂种的茎、叶解剖结构比较

      2016, 24(5):515-523.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6.05.007

      关键词:荔枝龙眼属间杂种解剖结构导管分子
      摘要 (1470)HTML (0)PDF 6.36 M (887)收藏

      摘要:为比较荔枝(Litchi)和龙眼(Dimocarpus)与其属间杂种的茎、叶解剖结构,采用徒手切片法、组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对茎、叶片结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杂种A’和‘杂种B’的髓率、树皮率均居于父母本之间,而木质部率、导管总面积/木质部面积的比值、导管分子内径则表现出显著的超亲优势;‘杂种C’和‘杂种D’的树皮率和射线宽度均小于父母本。‘杂种A’和‘杂种B’导管分子无尾和两端水平的频率居于父母本之间,‘杂种C’和‘杂种D’的导管分子形态特征较接近其母本‘石峡’,‘杂种D’的导管分子长度显著大于父母本。4个杂种的叶主脉厚均居于父母本之间,‘杂种D’的叶脉突起度和‘紫娘喜’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值均显著大于其他试材。4个属间杂种叶片表皮细胞的大小、垂周壁的形态均居于父母本之间;荔枝和龙眼叶片表皮特征差异明显,可以作为两属的鉴别特征。4个属间杂种的解剖结构总体上呈现出较明显的偏母遗传效应。

    • 石硖龙眼未成熟种子种胚的萌发及成苗的研究

      2010, 18(6):675-678.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0.06.014

      关键词:龙眼;种子;种胚;萌发;成苗
      摘要 (3196)HTML (0)PDF 5.14 M (2614)收藏

      摘要:以花后82~87 d的石硖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 ‘Shixia’)未成熟果实在4℃贮藏24 h,研究种子与种胚的萌发与成苗情况。结果表明,河沙直播未成熟胚的最终成苗率达到80%,远高于离体培养未成熟种子的最终成苗率(12.63%~44.03%);虽然4℃的低温贮藏略为推迟了河沙直播未成熟胚的萌发时间,但对最终成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大,这对龙眼杂交育种中未成熟种子种胚的挽救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3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