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31(1):111-116.DOI: 10.11926/jtsb.4544
摘要:报道了我国漠河城郊发现的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新归化种:腺柄凤仙花(Impatiens glandulifera Royle)。腺柄凤仙花原产于印度及西喜马拉雅山脉,是一种具有高度入侵性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已经入侵欧洲和北美的许多地区,目前发现已经归化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调访得知该种至少于两年前人为引入种植,种植1 a后即可通过种子在周边繁殖大量个体。报道了腺柄凤仙花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学特征、传播途径、入侵潜力及危害和防治措施,以期为外来入侵物种的鉴定与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2023, 31(5):715-726.DOI: 10.11926/jtsb.4644
摘要:为了解华南地区外来植物现状,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等,确定华南地区有外来入侵和归化植物45科141属223种,以菊科(Asteraceae,38种)、豆科(Fabaceae,36种)、禾本科(Poaceae,19种)植物为主,其中草本植物和原产美洲的植物占优势,分别有204种(占总数的91.5%)和163种(占73.1%)。广东外来入侵植物有159种,归化植物23种;广西有入侵植物135种,归化植物16种;海南有入侵植物111种,归化种15种;香港有入侵植物105种,归化植物9种;澳门有入侵植物89种,归化种4种;华南5省区共有的外来入侵和归化植物为57种(55种为入侵植物,2种为归化植物)。广东是外来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与其他4省区共有的外来入侵和归化植物种类也最多,说明广东同时是外来植物输入和输出大省。由于气候和生态生境的相似性,各省区都面临着其他植物从周边地区入侵的风险,因此在治理入侵植物时,应建立联合防控机制对外来入侵植物的联合监测和防控,以提升外来入侵植物的治理成效和降低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的威胁。
2019, 27(4):465-468.DOI: 10.11926/jtsb.4052
摘要:报道了中国春蓼属一新归化植物:香辣蓼[Persicaria odorata(Lour.) Soják],并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提供了形态照片,同时分析了其用途。该种原产于中南半岛,被作为香料植物在云南、广西、广东及江西等地的傣族或客家人聚居区广泛栽培,现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发现大量归化居群。香辣蓼与特产于中国江西的武功山春蓼(P.wugongshanensis B.Li)最为近似,二者叶片均具有强烈的气味,叶片及花被片具腺点,二型花柱,花序基部间断,花梗长于苞片,区别在于本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发达的根状茎,叶片披针形至狭披针形,果实表面光滑有光泽。
2015, 23(1):34-36.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5.01.005
摘要:报道在江苏省发现的中国归化植物新记录刻叶老鹳草(Geranium dissectum L.),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形态照片。
2015, 23(3):284-288.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5.03.008
摘要:报道了广东省潮州市韩江沿岸发现的中国大陆一新归化种——假刺苋(Amaranthus dubius Mart. ex Thell.).该种原产热带美洲及西印度群岛,已经引入并局部归化于欧洲、热带亚洲地区和非洲,在中国台湾已经归化.通过野外调查,获得该种的详细特征与生境等信息,并讨论了与其他苋属植物的区别及其潜在的入侵性.此外,还提供了用于检索中国苋属植物的分类检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