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1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毛竹APX家族基因鉴定和表达分析

      2020, 28(3):255-264.DOI: 10.11926/jtsb.4155

      关键词:毛竹;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
      摘要 (658)HTML (720)PDF 1.50 M (659)收藏

      摘要:为了解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 APX)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毛竹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得到7条APX同工酶基因(PeAPXs),根据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可分为3个亚类。各个基因启动子序列中存在低温、干旱以及光响应元件。毛竹PeAPXs在7个组织中的表达丰度不同,具有组织特异性。qRT-PCR结果表明,在干旱、盐和低温胁迫下各基因的表达模式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PeAPX2在3种胁迫下均维持着较高的表达水平;低温胁迫对PeAPXs有诱导作用,其表达量均呈上调趋势;干旱胁迫下,PeAPX1的表达量下调,未检测到PeAPX3、PeAPX6、PeAPX7表达;盐胁迫下,除PeAPX3和PeAPX6外,其余基因表达量上调。因此,毛竹APX基因可能参与到不同的非生物胁迫过程并在毛竹的生长发育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1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