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27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植物生态与资源管理
    • 基于BIOME-BGC模型的秦岭北坡太白红杉林碳源/汇动态和趋势研究

      2019, 27(3):235-249. DOI: 10.11926/jtsb.4008

      摘要 (1032) HTML (499) PDF 1.68 M (8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秦岭北坡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的碳源/汇动态,运用BIOME-BGC模型模拟了1959-2016年太白红杉生产力、碳储量和碳利用效率(CUE),并利用气候情景设定方法预测碳源/汇功能的未来趋势。结果表明,58年间太白红杉的平均净初级生产力(NPP)、初级生产力(G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分别为328.59、501.56和31.42 g C m-2a-1,平均碳储量为35.38 kg C m-2a-1,平均CUE为0.65;除1960-1961、1969-1970、1997-1999年为“碳源”年外,绝大多数年份为“碳汇”年,年内呈现“碳源-碳汇-碳源”的变化特征,碳储量总体增加,潜在固碳能力较为稳定。GPP、NPP、碳储量的正向作用排序为气温上升>CO2浓度增加,NEP的正向作用排序反之,降水增加对生产力和碳储量增加起反作用,气温升高对CUE起反作用;气温和CO2浓度是北坡太白红杉生长的限制因子,气温的限制性强于CO2浓度,未来气温或CO2浓度升高有利于碳汇功能发挥,降水增加减弱碳汇效果。RCP4.5、RCP8.5情景下太白红杉生产力和碳储量在21世纪呈上升趋势,RCP8.5上升幅度略大于RCP4.5,潜在固碳能力仍较强;1-3月和10-12月为“碳源”月,5-9月为“碳汇”月。这揭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气温、降水和CO2浓度对太白红杉碳源/汇的影响方式,气温和CO2浓度上升是碳汇的促进因素,降水增加为阻碍因素。

    • 基于Maxent模型的假臭草潜在分布区预测

      2019, 27(3):250-260. DOI: 10.11926/jtsb.3977

      摘要 (945) HTML (404) PDF 1.02 M (9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有效开展假臭草的防除工作,运用最大熵值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技术(GIS)对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和影响其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进行预测。运用AUC法对预测精度进行评价,达到“优秀”水平。结果表明,Maxent模型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假臭草在中国的潜在适生面积为785 985 km2,占总国土面积的8.19%,主要分布在华南及东南区域,其中福建、广东、海南和广西省为假臭草的中高适生区。福建省的假臭草分布最为广泛,61.98%的福建区域适合假臭草的生长,其中闽南沿海为假臭草的高适生区,而闽北区域假臭草的种群密度较低。2月最低温可能是限制假臭草分布的主要气候变量,贡献率为61.70%;最干季度降水量、9月最高温对假臭草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假臭草的分布预测为早期监测和预警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防止假臭草的进一步扩散蔓延。

    • 一种改进的中国水资源空间网格化方法

      2019, 27(3):261-271. DOI: 10.11926/jtsb.3966

      摘要 (708) HTML (622) PDF 1.20 M (7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揭示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格局,引入降水量、干燥度、蒸散发、坡度、植被覆盖度、集水区等6个因素,结合分区权重赋值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对中国水资源空间分配模型。结果表明: 基于二级流域的改进水资源空间分配模型对我国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其中在三级流域和省级行政单元上的空间分配总体误差分别为7.89%和7.25%。相比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西北诸河流域,长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和东南诸河流域的水资源空间分配精度更优,其原因在于该区域的水资源空间分布受自然因素(降水量、蒸散发等)影响更为显著。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从西北到东南呈增长趋势,这与降水的空间格局基本吻合。南方诸河流域的水资源量主要来源于降水,而冰川融水则是西北诸河流域及多数内陆河流域的主要水源。水资源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密度之间的关系随城市规模和地理位置发生变化。这些可为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依据。

    • 木兰科常绿与落叶物种叶片构建策略的差异

      2019, 27(3):272-278. DOI: 10.11926/jtsb.3978

      摘要 (861) HTML (405) PDF 535.97 K (10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木兰科(Magnoliaceae)常绿与落叶物种叶片构建的生理生态策略,选取黄山木兰(Yulania cylindrica)、玉兰(Y. denudata)和鸡公山玉兰(Y. jigongshanensis)3种落叶物种,以及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含笑花(Michelia figo)、石碌含笑(M. shiluensis)3种常绿物种,对其叶片构建成本和叶片寿命相关的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木兰科3落叶种的单位叶片面积成本(CCarea)显著低于3常绿种,但落叶和常绿物种的叶片质量成本(CCmass)差异不显著。落叶物种的叶氮、磷含量(Nmass,Pmass)和比叶面积(SLA)均显著高于常绿物种,而叶片寿命(LLS)显著低于常绿物种。CCarea与LLS呈显著正相关,Nmass、Pmass和SLA均与LLS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木兰科玉兰属落叶物种单位面积叶片构建成本小于常绿物种;落叶物种叶片寿命短,但采取低成本构建策略,提高比叶面积获得更多光资源,增加营养积累,也揭示了玉兰属落叶物种适应北亚热带较短的生长季和较低水热条件的生理生态策略。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 冰菜盐胁迫下的转录组分析

      2019, 27(3):279-284. DOI: 10.11926/jtsb.3972

      摘要 (821) HTML (449) PDF 480.56 K (7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冰菜(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num)叶片抗盐相关基因组学,利用Illumina Hi-seq TM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冰菜叶片在400 mmol L-1 NaCl胁迫下转录组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从400 mmol L-1 NaCl胁迫和对照的冰菜叶片中共获得13.01 Gb Clean data,Q30碱基均大于90.08%。共获得123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包括73个上调基因,50个下调基因,其中功能注释的基因有96个。根据Unigene库序列进行GO、COG和KEGG注释,筛选出8个与抗盐性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植物激素代谢相关基因,脱落酸8'-羟基化酶、吲哚-3-乙酰酸酰胺合成酶和茉莉酮酸酯ZIM结构域蛋白基因均下调表达,生长素响应蛋白、细胞分裂素合酶基因则上调表达,糖代谢相关基因棉子糖合成酶基因上调表达,质膜H+-ATPase基因上调表达,脱水蛋白基因下调表达。这为冰菜耐盐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 墨兰‘达摩’原叶绿素酸酯氧化还原酶基因CsPORB功能的初步研究

      2019, 27(3):285-293. DOI: 10.11926/jtsb.3957

      摘要 (838) HTML (617) PDF 1.52 M (6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墨兰‘达摩’(Cymbidium sinense ‘Dharma’)的POR基因功能,从其嫩叶中克隆得到CsPORB基因。CsPORB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200 bp,编码399个氨基酸,CsPORB分子量为43.13 kDa,理论等电点9.30;CsPORB与其他物种的POR蛋白序列高度同源,在进化关系上较为保守;qRT-PCR表达分析表明,CsPORB在墨兰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其集中于生长旺盛的嫩叶中表达。经高表达转基因表型验证,35S:CsPORB转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植株中PORB及其下游叶绿素合成代谢酶活性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尤其在黑暗处理1周后,35S:CsPORB转基因植株仍表现持绿表型。因此,CsPORB基因可能在墨兰‘达摩’叶绿素合成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 >植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
    • 鸦胆子药渣的化学成分研究

      2019, 27(3):294-298. DOI: 10.11926/jtsb.3984

      摘要 (842) HTML (404) PDF 530.16 K (6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鸦胆子(Brucea javanica)药渣的化学成分,从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对羟基苯甲醛(2)、3,4-二羟基苯甲酸(3)、3,4-二羟基苯甲醛(4)、松柏醛(5)、芥子醛(6)、3-吲哚甲醛(7)、3-吲哚甲酸(8)、β-谷甾醇(9)和鸦胆苦醇(10)。其中化合物4~6、8为首次从鸦胆子分离得到。

    • 对叶榕花序不同发育时期气味成分的变化及其对传粉者的吸引作用

      2019, 27(3):299-308. DOI: 10.11926/jtsb.4016

      摘要 (787) HTML (372) PDF 887.05 K (9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榕果发育过程中气味挥发物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传粉者行为的调节作用,比较对叶榕(Ficus hispia)不同发育时期花序挥发物的变化,并结合Y形嗅觉仪检测对叶榕传粉榕小蜂对不同花序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在3个发育时期的花序中共检测到64种化合物,对叶榕采用“泛化”策略吸引传粉榕小蜂,十一烷、β-榄香烯、β-芹子烯、α-依兰油烯可能是对传粉榕小蜂起吸引作用的物质。雌前期花序气味与雌花期相似,间花期与雌前期、雌花期的有显著差异,传粉榕小蜂对雌前期和雌花期花序具有明显的选择倾向,对间花期花序表现出驱避性,表明对叶榕与传粉者存在“推-拉”作用模式。雌前期花序释放的气味,有助于传粉者对寄主的定位。同一时期个体间的气味成分存在空间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在间花期更加显著,表明气味成分受环境影响。间花期花序气味由于不需要特异性地吸引传粉者,因而更容易发生变化。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榕树挥发性物质的组成特点,以及化学机制在维持榕树-榕小蜂共生体系中的关键作用。

    • 不同抗性短枝木麻黄种源苗木接种青枯病菌后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2019, 27(3):309-314. DOI: 10.11926/jtsb.3983

      摘要 (928) HTML (1012) PDF 442.57 K (6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短枝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抗青枯病的机理,对接种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后短枝木麻黄的单宁和黄酮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短枝木麻黄种源小枝的总酚和单宁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高抗、中抗种源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峰值均约为126 mg g-1,但中抗种源的峰值出现时间较晚,而易感种源则呈逐渐升高趋势。抗、感种源木麻黄接种青枯菌后,小枝中缩合单宁含量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但高抗种源的缩合单宁含量均显著高于易感种源,增加70.33%。抗性种源黄酮含量呈S型上升趋势,易感种源则持续缓慢升高。这表明接种青枯病菌后,抗、感短枝木麻黄种源表现出不同的防御特征,次生物质含量增幅越大,抑菌抗氧化能力越强,短枝木麻黄表现出的抗性越强。

    • >植物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
    • 黄藤染色体核型及基因组大小分析

      2019, 27(3):315-322. DOI: 10.11926/jtsb.3982

      摘要 (822) HTML (454) PDF 639.08 K (7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黄藤(Daemonorops jenkinsiana)染色体核型和基因组的大小,采用体细胞染色体常规制片法与显微摄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黄藤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同时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为内标,应用流式细胞术对黄藤叶片基因组大小、DNA含量和DNA倍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黄藤茎尖是理想的染色体制片材料;黄藤的染色体数为2n=24,核型公式为K(2n)=1M+17m+5sm+1st,核型类型为2C;核型不对称系数61.20%;黄藤的DNA含量为1.57 pg,基因组大小为1 539.53 Mb,黄藤的DNA倍性为二倍体(2n)。这是首次报道黄藤的核型和基因组大小,为深入开展黄藤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的核型和基因组比较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 短梗千金藤,越南防己科新记录种

      2019, 27(3):323-326. DOI: 10.11926/jtsb.4030

      摘要 (871) HTML (388) PDF 943.90 K (7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报道了越南防己科(Menispermaceae)一新记录种: 短梗千金藤(Stephania brevipes Craib)。据文献记载,该种仅分布于泰国,现首次在越南发现其分布。本种与粪箕笃(S. longa Lour.)形态相近,但叶宽三角状卵形至三角状扁圆形,雄花序小,腋生或生于无叶的茎上,总梗较短,花萼淡黄色,花瓣红紫色,内果皮外部沟数目较少而与后者不同。还提供了该种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图版、分布及生态学等信息。凭证标本保存在越南国立自然博物馆标本馆(VNMN)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

    • 白赤箭,中国大陆天麻属新记录种

      2019, 27(3):327-330. DOI: 10.11926/jtsb.4014

      摘要 (972) HTML (741) PDF 441.22 K (7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报道了中国大陆兰科(Orchidaceae)一新记录种:白赤箭(Gastrodia albida T. C. Hsu & C. M. Kuo)。该种在广东省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均有发现,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白赤箭以花被管具疣状突起,侧瓣大部分分离,唇瓣基部平截,合蕊柱无蕊喙而与同属其他种类相区别。提供了该种的特征描述、彩色照片及分类学信息。

    • 关于尾尖奇蒿(菊科-春黄菊族)合格发表问题的一条简注

      2019, 27(3):331-332. DOI: 10.11926/jtsb.4036

      摘要 (740) HTML (303) PDF 193.43 K (5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尾尖奇蒿(Artemisia anomala var. acuminatissima)(菊科-春黄菊族)1992年发表时未指定模式,故为不合格发表。该名称2011年得以合格发表,故2016年的再次合格发表纯属多余,是有关作者没有仔细查阅文献的结果。该名称的正确引证应为 “Artemisia anomala var. acuminatissima Y. R. Ling,Bangladesh J. Plant Taxon. 18: 203. 2011”,而非 “Artemisia anomala var. acuminatissima Y. R. Ling,Phytotaxa 273: 213. 2016”。

    • 中国蛇根草属(茜草科)二新记录种

      2019, 27(3):333-337. DOI: 10.11926/jtsb.3976

      摘要 (816) HTML (362) PDF 852.59 K (7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报道了中国云南省南部发现的中国蛇根草属(Ophiorrhiza)2新记录种:中泰蛇根草(O. ripicola)和小果蛇根草(O. rosacea),其中后者在中国被错误鉴定为变红蛇根草(O. subrubescens)。

    • 翼茎水丁香,中国大陆柳叶菜科一归化水生植物

      2019, 27(3):338-342. DOI: 10.11926/jtsb.3990

      摘要 (789) HTML (420) PDF 650.08 K (6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首次报道了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与进贤县发现的柳叶菜科原产美洲一归化种: 翼茎水丁香(Ludwigia decurrens Walt.),茎具翼,蒴果方柱形,特征明显,易与国产同属植物区分。对其特征和生境信息进行了描述,并简要讨论了其潜在的入侵风险。

    • 细口蜘蛛抱蛋,中国天门冬科一新记录种

      2019, 27(3):343-345. DOI: 10.11926/jtsb.4021

      摘要 (930) HTML (356) PDF 496.79 K (8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报道了中国天门冬科蜘蛛抱蛋属一新记录种:细口蜘蛛抱蛋(Aspidistra semiaperta Aver. et Tillich),并提供特征描述及彩色图片。凭证标本存放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K)。

    • 丹霞柿,广东柿属(柿科)一新组合及其一新异名

      2019, 27(3):346-348. DOI: 10.11926/jtsb.4053

      摘要 (966) HTML (385) PDF 352.95 K (8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查阅模式标本后发现丹霞南烛(Lyonia danxiaensis R. H. Miao & W. Q. Liu)具有聚伞花序,花部为4数,雄蕊16枚且成对着生,花丝非膝曲状等特征与珍珠花属(Lyonia)不符,而与柿科(Ebenaceae)柿属(Diospyros)一致,因此提出一新组合:丹霞柿[Diospyros danxiaensis(R. H. Miao & W. Q. Liu)Y. H. Tong & N. H. Xia]。且经标本比对后发现,新近发表的彭华柿(Diospyros penghuae W. B. Liao,Q. Fan & W. Y. Zhao)与丹霞柿实为同种,在此也予以合并。

主编:叶清

创刊:J Trop Suptrop Bot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3395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374/Q

国内邮发代号: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