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26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 鹅掌楸LcUGE基因的克隆和组织表达分析

      2018, 26(6):561-570. DOI: 10.11926/jtsb.3881

      摘要 (1108) HTML (154) PDF 1.21 M (7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的UGE基因功能,采用RACE和EPIC-PCR技术克隆到2个UGE基因,命名为LcUGE1LcUGE2。结果表明,LcUGE1基因的cDNA全长为1 531 bp,包含1 05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49个氨基酸,gDNA长度为11 920 bp;LcUGE2基因的cDNA长度为1 378 bp,包含1 05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51个氨基酸,gDNA长度为6 544 bp。LcUGE1LcUGE2基因均含有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且外显子长度和内含子剪切位点序列几乎一致,但内含子片段长度存在显著差异。编码的LcUGE1和LcUGE2蛋白高度保守,保守性达到82%。LcUGE1基因在雄蕊中表达量最高,而LcUGE2基因则在花萼中表达量最高。这表明LcUGEs基因可能参与鹅掌楸的生殖发育过程。

    • 橄榄CaICE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2018, 26(6):571-579. DOI: 10.11926/jtsb.3877

      摘要 (1068) HTML (263) PDF 1.24 M (9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橄榄(Canarium album)抗寒相关转录因子ICE1的调控功能,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福榄1号’的ICE1,命名为CaICE1,并进行生物信息学、qRT-PCR表达模式和相关miRNA预测分析。结果表明,CaICE1 cDNA序列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650 bp,可编码549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MG459422)。CaICE1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质,含有跨膜结构、磷酸化位点以及HLH保守结构域,定位于细胞核,与枳的ICE1亲缘关系较近。CaICE1密码子偏好性较弱,AGA、AGG、TGG和CCA可能为其最优密码子群。CaICE1主要在橄榄花、种子和叶中大量表达,-3℃低温胁迫下CaICE1表达水平比常温显著上升。psRNAtarget预测结果表明,CaICE1可能是miR825、miR477、miR5658、miR1436和miR394等多个逆境响应miRNA的靶基因。因此,CaICE1可能在橄榄低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且可能受miRNA的调控。

    • 巨桉SuSy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8, 26(6):580-588. DOI: 10.11926/jtsb.3929

      摘要 (1109) HTML (165) PDF 1.27 M (6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EgrSuSy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从巨桉(Eucalyptus grandis)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出18个SuSy基因家族成员(EgrSuSy1~EgrSuSy18),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基因特征与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grSuSy基因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EgrSuSy蛋白均定位在细胞质膜上,EgrSuSy家族成员均不具备信号肽。EgrSuSy蛋白质由α-螺旋、延伸链、无规则卷曲、β-转角组成。EgrSuSy蛋白与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的SuSy蛋白亲缘关系相近。18个EgrSuSy基因在巨桉未成熟木质部、成熟叶片、韧皮部、茎尖、木质部以及幼叶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不同。因此,EgrSuSy在巨桉不同组织和发育时期的功能可能存在差异。

    • 桉树及其杂交种叶片形态的遗传变异特征

      2018, 26(6):589-596. DOI: 10.11926/jtsb.3882

      摘要 (967) HTML (312) PDF 535.70 K (6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桉树重要性状在杂交种亲本、子代间的遗传变异规律,以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为母本、粗皮桉(E.pellita)和细叶桉(E.tereticornis)为父本、8个全同胞杂交子代为材料,对亲本和子代的叶片形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亲缘关系近的尾叶桉和粗皮桉的叶片性状大多无显著差异;但他们与亲缘关系远的细叶桉间的差异显著;尾粗桉与父母本间的性状无显著差异或仅与母本差异显著,属偏父本型;尾细桉与双亲间的多数性状都差异显著,且多偏向于母本。在树种内的家系间或个体间,叶片数量性状差异显著,而质量性状仅叶面革质厚度、叶面朝向差异显著;杂交种家系部分性状有超亲现象,且尾细桉家系超亲频率显著高于尾粗桉。叶长、叶长宽比、形状因子、叶色、叶面革质是区别叶片形态特征的决定性状。

    • 短枝木麻黄国际种源试验和早期选择

      2018, 26(6):597-603. DOI: 10.11926/jtsb.3888

      摘要 (906) HTML (316) PDF 595.44 K (6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选择短枝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的优良家系,对来自10个国家23个种源109个家系的短枝木麻黄生长性状进行综合选择。结果表明,造林42个月后短枝木麻黄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抗虫性、健康状况和保存率在种源和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印度种源(18118)、中国种源(18267、18268和18586)、泰国种源(21199、18299和18297)在生长速度上表现较好;肯尼亚种源(18144、18142、18135)、澳大利亚种源(17862)、瓦努阿图种源(18312和18565)的抗虫性较好;瓦努阿图种源(18312)和肯尼亚种源(18142)的健康状况表现较好;中国种源(18586)、越南种源(18128)和肯尼亚种源(18144)的保存率较高。单株材积的遗传力最高,保存率和抗虫性的较低,健康状况的最低。利用单株材积、抗虫性、健康状况和保存率进行指数选择,按25%的入选率,28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家系可作为下一步杂交育种的遗传材料。

    • 雄性不育无籽刺梨花药发育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

      2018, 26(6):604-610. DOI: 10.11926/jtsb.3884

      摘要 (861) HTML (172) PDF 686.60 K (6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无籽刺梨(Rosa sterilis)雄性不育原因,采用1% I2-KI染色法观察花粉活性,并对无籽刺梨和正常可育刺梨(R.roburghii)花药不同发育时期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籽刺梨的败育花粉占95.5%,刺梨的正常花粉占99%。刺梨花药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在各时期的总体变化趋势相似,可溶性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而无籽刺梨花药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和脯氨酸含量在各时期的变化无规律可循,且花粉成熟期这4种物质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刺梨,即花粉成熟期缺少各营养物质的积累。在花药发育过程中,无籽刺梨的SOD活性均低于刺梨;MDA含量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比刺梨大;MDA含量和POD活性均高于刺梨。因此,营养物质的匮乏和酶系统的紊乱可能是导致无籽刺梨雄性不育的原因。

    •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黄秋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2018, 26(6):611-616. DOI: 10.11926/jtsb.3907

      摘要 (901) HTML (156) PDF 655.98 K (6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对干旱胁迫的应答机制,采用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对‘纤指’和‘红秋葵’品种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品种的种子吸水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简易活力指数,幼苗下胚轴长、根长、苗鲜重和苗干重均随PEG-6000浓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旱害率则不断增加。PEG-6000浓度为20%时,两品种的种子均未能发芽。幼苗的SOD、POD和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随PEG-6000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均PEG-6000浓度为15%时最高。因此,干旱胁迫会抑制黄秋葵种子的萌发,提高细胞内含物的含量,同时引发其抗氧化系统的响应。

    • 木豆不同品种和叶龄对叶片氨基酸形成的影响和聚类分析

      2018, 26(6):617-626. DOI: 10.11926/jtsb.3895

      摘要 (834) HTML (156) PDF 1.09 M (5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木豆(Cajanus cajan)叶片的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对19份种质资源和1~3叶龄的木豆叶片氨基酸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资源和叶龄的木豆叶片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以苏氨酸、异亮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最高,分别为0.67%、0.70%和0.48%,非必需氨基酸以丝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最高,分别为0.69%、0.66%和0.44%。除赖氨酸和丙氨酸外,其余15种氨基酸含量在木豆叶片中总体上随着叶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不同种质资源的木豆叶片中总氨基酸含量差异明显。聚类分析可将19个木豆种质资源划分为低氨基酸型(I)、中氨基酸型(II)、中高氨基酸型(III)、高氨基酸型(IV)等4大类型。这为高品质木豆叶茶的加工与高氨基酸木豆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 鸳鸯茉莉开花过程中花青素组成的变化

      2018, 26(6):627-632. DOI: 10.11926/jtsb.3878

      摘要 (1020) HTML (164) PDF 678.17 K (6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鸳鸯茉莉(Brunfelsia acuminata)花色变化的机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体系检测其开花过程中花青素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HPLC体系为:流速为0.8 mL min-1,流动相A为7.5%甲酸乙腈,流动相B为7.5%甲酸水,洗脱程序为0 min,8% A;15 min,18% A;25 min,23% A;45 min,40% A;50 min,8% A。利用优化体系检测到鸳鸯茉莉花瓣中含有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葡萄糖苷和飞燕草素葡萄糖苷3种花青苷,其中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最高,飞燕草素葡萄糖苷含量最低,且在花色由深变浅的过程中3种花青苷的含量均降低。因此,鸳鸯茉莉的呈色与这3种花青苷有关,且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起主导作用。

    • >植物生态与资源管理
    • 基于宏基因组的茉莉花内生细菌多样性分析

      2018, 26(6):633-643. DOI: 10.11926/jtsb.3925

      摘要 (958) HTML (313) PDF 1.21 M (7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茉莉花(Jasminum sambac)的内生菌多样性,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内生细菌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茉莉花的内生细菌有38门78纲150目257科434属,其中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壁厚菌门、拟杆菌门和绿弯菌门的物种丰度较高。变形菌门在6-10月的丰度均最高(70.3%~85.7%)。7月份植株的细菌Shannon指数最高(3.14)、Simpson指数最小(0.13),表明细菌群落多样性最高,且高温有利于提高植株内生细菌多样性。聚类和主成分分析表明,7和8月、9和10月的植株内生细菌群落构成相似度高,6月与其他月份的差异大。冗余分析和热图分析表明,土壤营养成分影响植株内生群落组成,以全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为主要。这为挖掘利用茉莉花有益的内生菌资源奠定基础。

    • 茶园土壤类型对铁观音茶叶稀土元素分布和组成的影响

      2018, 26(6):644-650. DOI: 10.11926/jtsb.3879

      摘要 (1253) HTML (158) PDF 583.16 K (5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明铁观音茶的质量安全状况,追溯隐患来源,对福建安溪县不同土壤茶园的铁观音茶叶进行稀土元素的分布、组成、迁移和富集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溪县红壤、黄红壤、黄壤茶园稀土组成均以镧、铈、钕、钇为主,但具体组成特征各异。3种类型土壤茶园铁观音茶叶片、叶柄稀土元素组成均以钇、镧、铈、钕4种元素为主,且含量均以第3叶>第2叶>第1叶>叶柄。同种土壤类型茶园铁观音茶树不同部位叶片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类似,但叶与叶柄对稀土元素的吸收能力不同。土壤类型对茶叶稀土元素的累积有显著影响,黄红壤茶园的茶叶稀土元素含量要显著低于红壤、黄壤茶园的(P< 0.05)。土壤与茶叶中稀土元素组成的相关系数为0.886~0.985,P<0.001,表明二者稀土元素组成密切相关。因此,铁观音茶叶中稀土元素累积、分布与茶园土壤类型有显著相关性。

    • 茂兰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组成和优势种更新类型

      2018, 26(6):651-660. DOI: 10.11926/jtsb.3893

      摘要 (1386) HTML (305) PDF 824.65 K (7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茂兰喀斯特森林群落结构和优势种更新机制,对茂兰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群落中有木本植物37科58属70种,以樟科、蔷薇科、无患子科和漆树科为主。常绿树种41种,占总种数的58.6%;落叶树种29种,占总种数的41.4%,这体现了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学性质。群落的优势乔木树种有轮叶木姜子(Litsea verticillata)、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狭叶润楠(Machilus rehderi)和翅荚香槐(Cladrastis platycarpa)等。灌木优势种有皱叶海桐(Pittosporum crispulum)、裂果卫矛(Euonymus dielsianus)、革叶铁榄(Sinosideroxylon wightianum)和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等。优势种种群结构有5种类型:单峰型,如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等阳性乔木,为林窗更新种,随林窗的郁闭将衰退消失;逆J字型,如轮叶木姜子、香港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hongkongensis)、皱叶海桐等耐荫性强的常绿阔叶树种,更新能力较强,为顶极群落优势种;间歇型,如青冈栎、狭叶润楠、齿叶黄皮(Clausena dunniana)等树种,群落中的个体多集中在小径级阶段,能长期存在于群落中;L字型,如桂皮(Cinnamomum tamala)、梓叶槭(Acer catalpifolium)、革叶铁榄等;单柱型,如石岩枫(Mallotus repandus)、南天竹等常绿灌木树种,个体集中于幼苗、幼树阶段,为顶极群落亚乔木层和灌木层的主要组成种。因此,这表明调查区域的植物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顶极阶段。

    • 未来气候变化对广布种麻栎地理分布的影响和主导气候因子分析

      2018, 26(6):661-668. DOI: 10.11926/jtsb.3898

      摘要 (955) HTML (130) PDF 675.83 K (7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的潜在分布特征及其对未来气候的响应,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在当前气候条件下麻栎的潜在分布格局,预测未来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的格局变化,并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Maxent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AUC值大于0.95。当前气候条件下,麻栎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陕西、河南、山西、甘肃、北京、辽宁等北方省市。此外,在日本、朝鲜半岛、老挝、越南、缅甸、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亦存在不同程度和范围的麻栎适生区域,麻栎总适生区域面积达11.57×105km2。在RCP2.6和RCP8.5情景下,麻栎适宜分布区域向北和西南方向扩展,新增适生区面积为(2.49~3.02)×105km2;适生区域丧失主要集中在广西南部、广东南部和缅甸东部等地。影响其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最暖季降水量、等温性、最干季均温、最冷月最低温,因子贡献率分别为54.2%、13.7%、8.8%和7.8%。这为麻栎的栽培和保育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 >植物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
    • 异角毛藻和平滑角毛藻的分类学修订

      2018, 26(6):669-676. DOI: 10.11926/jtsb.3891

      摘要 (926) HTML (203) PDF 792.33 K (5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澄清异角毛藻和平滑角毛藻的分类学疑问,在广东南澳岛海域建立了单克隆培养株系,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开展了基于生活史的连续形态学观察,发现粗大角毛的延伸方向易变,是不稳定特征,不宜继续赋予分类学价值。对核糖体大亚基编码基因的D1~D3区序列进行扩增和分析,结果异角毛藻和平滑角毛藻的目标基因序列基本一致,仅有1个平滑角毛藻株系存在2个差异碱基。因此,两者具有一致的系统学位置,属于同一物种,平滑角毛藻应该是异角毛藻的同种异名。

    • 无叶莲科,缅甸被子植物一新记录科

      2018, 26(6):677-678. DOI: 10.11926/jtsb.3897

      摘要 (1082) HTML (151) PDF 271.78 K (6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期在缅甸北部进行野外植物考察中,发现了一种菌类寄生植物,疏花无叶莲(Petrosavia sakurai),是缅甸被子植物一新记录科和新记录目——无叶莲科和无叶莲目。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报导,并提供特征描述等数据。疏花无叶莲主要特征为茎上的鳞片状叶较疏离且彼此相距1~2 cm、总状花序、花苞片稍短于花梗、花被约1/3贴生于子房上。

主编:叶清

创刊:J Trop Suptrop Bot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3395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374/Q

国内邮发代号: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