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24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植物生态与资源管理
    • 基于Farquhar改进模型的北亚热带森林常见树种光合限速因子研究

      2016, 24(4):359-366.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6.04.001

      摘要 (1638) HTML (0) PDF 753.03 K (21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北亚热带地区植物的光合限速因子,利用改进的Farquhar模型研究了9种常见树种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与常绿树种相比,落叶树种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和乌桕(Sapium sebiferum)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表观羧化速率(CE)较大;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是他们的光合限速因子。地带性树种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的Pmax和CE在常绿木本植物中最大,青冈较强的光合能力可能是来源于Vcmax和TPU。耐阴灌木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和美人茶(Camellia uraku)的Pmax较小,其光合限速因子是叶肉细胞导度和呼吸速率。低光照下植物较低的光合能力是由于较小的叶肉导度(gm)和TPU导致的;有效光合辐射短时间的降低使得物种的gm平均减少了60.14%。因此,不同树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光合限速因子不尽相同,应根据树种不同的光合生理特性来合理布局,科学育林。

    • 澳门黑沙水库植物群落与主要种类物候特征研究

      2016, 24(4):367-374.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6.04.002

      摘要 (1756) HTML (0) PDF 3.02 M (19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澳门路环黑沙水库植物群落与物候特征,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黑沙水库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空间结构、多样性及重点植物物候期。结果表明,在1200 m2样地中有维管植物88种,隶属于47科80属。乔灌层无明显优势树种,草本层中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具有较显著优势,各层植物分布均匀程度差异小。群落外貌终年常绿,大部分种类各物候期存在重叠现象,萌芽展叶期持续时间长,开花期集中在5-6月,果熟期10-12月最盛。根据乡土植物群落和物候特征,筛选并推荐在澳门及邻近区域可开发的景观植物,为构建生态价值高的植被景观或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 元谋干热河谷车桑子种子休眠与萌芽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2016, 24(4):375-380.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6.04.003

      摘要 (1488) HTML (0) PDF 990.13 K (19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明确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L.) Jacq.]种子的休眠特性和地理变异特性,测定了云南省元谋县凉山乡(属北亚热带区)和坝区苴林乡(属南亚热带区)车桑子种子形态,观察了种子的休眠特性和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两地的车桑子种子都具有物理休眠特性,经热水处理的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未处理的种子(P=0.001)。两地种子在长、宽、长/宽以及种子百粒重上十分接近,其萌发特征和幼苗生长特征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因此,坝区苴林乡和凉山乡种子并未发生地理变异,两地均适合车桑子采种,但在播种前应进行种子休眠破除,以提高种子发芽率。

    • 广东肇庆地区药材金线莲种质资源调查与生态生物学特性研究

      2016, 24(4):381-388.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6.04.004

      摘要 (1566) HTML (0) PDF 2.17 M (13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粤中药材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 Lindl.]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对肇庆地区金线莲的生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肇庆地区金线莲属植物有金线莲和银线兰两近缘种,均处于濒危状态,通常以红叶株型金线莲入药。金线莲为典型的浅根性和中阴性地生兰,种群的适生坡度>45°,郁闭度为60%~80%,常见于西南方位常绿阔叶林下,适生温度为12℃~26℃,空气湿度、群落植被结构和土壤腐殖质成分等共同影响自然种群的生长。同时对药材金线莲的濒危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保护对策。

    • 深圳市百合科地被植物应用现状及水分适应性研究

      2016, 24(4):389-396.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6.04.005

      摘要 (1427) HTML (0) PDF 990.63 K (14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在满足园林观赏性前提下植物的节水灌溉量,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比较了麦冬(Ophiopogon japonicas)、银边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 ‘Silvery Stripe’)、蜘蛛抱蛋(Aspidistra elatior)、天门冬(Asparagus cochcinchinensis)等4种百合科植物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植株的生长和光合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65%(适宜水分)下,4种百合科地被植物均长势旺盛。麦冬、银边山菅兰、天门冬在土壤含水量为40%~45%(中度胁迫)时,仍可保持较好的观赏性。蜘蛛抱蛋耐旱性较强,可在20%~25%(重度胁迫)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下生长良好。这对百合科园林地被植物水分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 气候波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广东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相对影响

      2016, 24(4):397-405.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6.04.006

      摘要 (1592) HTML (0) PDF 2.12 M (15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深入理解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采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估算广东省2000、2005和2010年实际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并基于情景模拟法估算气候和土地覆盖类型稳定条件下的植被NPP,对气候波动和土地覆盖变化在植被NPP变化中的相对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对植被NPP具有显著的正向控制作用,气温与植被NPP表现为显著负相关,降水不是该区域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子;各气候因子与植被NPP的相关性具有季节和区域差异性。在气候不变条件下,土地覆盖变化整体上增加了NPP,对NPP变化的相对贡献与城市扩张格局相类似,不同生态区存在差异性,以珠三角区的贡献最大。总之,气候波动对NPP变化的相对贡献较为复杂,取决于气候因子的波动特征以及与NPP的相关性;其它因子(城市热岛、农耕活动和园林管理等)对NPP变化的相对贡献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整体上增加了NPP。

    • >植物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
    • 中国淡水共球藻纲新记录属种——土佐牧野藻(Makinoella tosaensis Okada)

      2016, 24(4):406-412.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6.04.007

      摘要 (1465) HTML (0) PDF 1.01 M (13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报道分别从湖北省武汉市内和云南省西双版纳小水池中分离培养的两株绿藻,对其进行了形态和18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编号分别为FACHB-1783和FACHB-1784。这两株绿藻具独特的四边形群体形态,通常为4或16个细胞,细胞为宽椭圆形至不规则卵圆形、细胞壁两端无增厚,叶绿体多数、片状,具蛋白核。结合形态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这两株绿藻为我国1种淡水共球藻纲新记录属种——土佐牧野藻(Makinoella tosaensis Okada)。基于18S rDNA基因的系统发育研究表明这两株绿藻与分离自韩国的土佐牧野藻基因序列相似度可达99.6%~99.9%,并且以较高的支持值与土佐牧野藻聚在一起。

    • 中国毛茛科翠雀属的分类学研究(十一): 巴唐翠雀花二新异名

      2016, 24(4):413-425.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6.04.008

      摘要 (2040) HTML (0) PDF 27.54 M (12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毛茛科巴塘翠雀花(Delphinium batangense Finet & Gagnep.)是我国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一种较广布的高山植物,形态变异颇大。标本室和野外观察表明白缘翠雀花(D.chenii W.T.Wang)和雅江翠雀花(D.yajiangense W.T.Wang)在形态上处于该种的变异范围之内,故将二者均处理为巴塘翠雀花的异名。

    • 中国蔷薇科蕨麻属新组合

      2016, 24(4):426-428.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6.04.009

      摘要 (1478) HTML (0) PDF 623.60 K (13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编研《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第一卷第五分册(蔷薇科-叶下珠科)的过程中,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提出国产蔷薇科蕨麻属植物的12个新组合。

    • (木奈)李的孢粉学初步研究

      2016, 24(4):429-436.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6.04.010

      摘要 (1906) HTML (0) PDF 19.71 M (10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木奈)李的起源,应用扫描电镜对7份(木奈)李(Prunus salicina L.var.cordata Y.He)、2份中国李(P.salicina Lindl.var.salicina)、1份樱桃李(P.cerasifera Ehrhart.)及3份杂种李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和聚类分析,开展(木奈)李的孢粉学研究。结果表明,这13份李属植物的花粉具条纹-穴状或脑纹-穴状纹饰,花粉形状均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具3条萌发沟,萌发沟以等间距环状分布,属N3P4C5类型。(木奈)李的P/E(1.82~2.02)、花粉大小(823.70~970.42 μm2)介于供试的其他6份李属植物之间,但其穿孔密度(0.520~1.141 μm-2)除早圆油(木奈)和早熟油(木奈)外均远大于其他6份李材料;(木奈)李花粉外壁具条脊,表面均形成大小、疏密不等的穿孔,且在条脊隆起、脊沟深窄等方面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其中油(木奈)早熟品系和晚熟品系的花粉纹饰、穿孔密度等还表现出了2种特征,因此,(木奈)李的孢粉学特征可作为分类鉴定的一个重要依据。在遗传距离6.19水平上,13份李属植物可以分为3个类群,每个类群中均有(木奈)李分布,(木奈)李与李属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综合(木奈)李花粉形态特征和聚类分析结果,推测(木奈)李具起源于李属杂交后代的可能。

    •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多样性研究

      2016, 24(4):437-443.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6.04.011

      摘要 (1553) HTML (0) PDF 636.63 K (16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铜壁关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现状,经实地考察对其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有藤本植物676种,隶属于65科209属,双子叶藤本植物具有明显优势,计56科192属597种。生活型组成以高位芽藤本种类为主,占藤本植物种数的81.51%。攀援方式中缠绕藤本具有明显优势,占藤本植物种数的53.99%,并提出了斜倚类藤本植物的概念。极高的降雨量、悬殊的海拔、多样的生境类型、广泛发育的各类原始阔叶林,是本区藤本植物极为丰富的根本原因。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 茶树品种(品系)芽叶色泽表型遗传数量分类研究

      2016, 24(4):444-451.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6.04.012

      摘要 (1399) HTML (0) PDF 3.01 M (13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茶树春梢芽叶色泽的数量遗传特性,应用色差仪测定68份茶树品种(品系)春梢芽叶的色泽表型值并进行数量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对叶色差异度较高的第1叶位L*a*b*C、H值进行分层聚类分析,可将芽叶色泽划分为紫色系、黄色系和绿色系等7个色系。色系分类与CIELab颜色体系的对应性较强,色系划分符合茶树品种(品系)叶色表型特点。茶树品系的叶色表型较丰富,叶色在L*a*b*值三维坐标空间整体呈带域分布,色系由紫色系、紫红色系、紫绿色系向黄色系、黄绿色系、绿色系变化。春梢芽叶色泽表型数据的遗传数量分类与色系判定为茶树特异芽叶色泽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 金鱼草中央细胞中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定量

      2016, 24(4):452-455.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6.04.013

      摘要 (1792) HTML (0) PDF 1.80 M (14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中央细胞的线粒体DNA拷贝数,采用竞争型定量PCR技术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金鱼草中央细胞的体积为(61570±732)μm3,平均携带(783±25)个拷贝的线粒体DNA,并且中央细胞与卵细胞具有相似的体积/线粒体DNA拷贝数比值。推测金鱼草中央细胞包含如此高丰度线粒体DNA可能是为早期胚乳细胞的发育而储备的。

    • 柑桔叶点霉侵染琯溪蜜柚的超微结构观察及致病机理分析

      2016, 24(4):456-463.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6.04.014

      摘要 (1554) HTML (0) PDF 8.54 M (13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明黑斑病对琯溪蜜柚(Citrus grandis ‘Guanximiyou’)果皮细胞的侵染破坏特点及作用机理,人工接种柑橘叶点霉亚洲种(Phyllosticta citriasiana)后,在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下观察蜜柚真皮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受到侵染后,真皮细胞的液泡膜首先发生褶皱、断裂,最终消失;叶绿体的淀粉粒消失、膜出现褶皱;质膜内陷、局部断裂;类囊体发生膨胀并解体;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加,基粒清晰可见,之后线粒体形态改变,双层膜消失,内部空胞化。未观察到细胞间隙及细胞内有菌丝分布,且细胞壁结构始终稳定。P.citriasiana危害蜜柚果皮细胞与毒素作用有关,侵染位点可能是细胞膜,信息通过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进入细胞内部。

    • >植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
    • 入侵植物猫爪藤体外细胞毒活性成分的筛选分离

      2016, 24(4):464-470.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6.04.015

      摘要 (1402) HTML (0) PDF 2.77 M (12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筛选分离入侵植物猫爪藤的细胞毒活性成分,采用MTT法以75%乙醇提取物的不同组分分别处理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和正常肝细胞Chang Liver,对他们的体外增殖抑制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醇提物的氯仿组分对肝癌细胞表现出明显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其次是石油醚组分。从氯仿萃取组分中分离出具有更强细胞毒活性的成分熊果酸。因此,入侵植物猫爪藤具有体外细胞毒活性,熊果酸是其体外细胞毒活性的主要成分之一。

    • 毛果鱼藤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2016, 24(4):471-476.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6.04.016

      摘要 (1536) HTML (0) PDF 697.46 K (12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毛果鱼藤(Derris eriocarpa How)藤茎和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采用柱色谱技术,从其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高丽槐素(1)、美迪紫檀素(2)、大黄素(3)、松脂醇(4)、(6R,9R)9-hydroxy-4-megastigmen-3-one(5)、2-methoxygliricidol(6)。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抑菌、细胞毒抑制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2对部分肿瘤细胞株及结核分枝杆菌(H37Rv)有明显抑制活性。

主编:叶清

创刊:J Trop Suptrop Bot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3395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374/Q

国内邮发代号: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