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23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植物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
    • 巴西竹类生物多样性

      2015, 23(1):1-16.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5.01.001

      摘要 (5140) HTML (0) PDF 1.35 M (37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巴西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其竹类多样性也极为丰富。结合现存资料及野外调查,对巴西全境的竹类分布格局进行了讨论。巴西全国有原生竹亚科植物256 种(含2 亚种及3 变种),北部地区草本竹类(莪莉竹族)最丰富,有61 种,而东南部地区木本竹类(箣竹族)最丰富,有96 种。偏穗竹属(Merostachys)(43 种)和丘斯夸竹属(Chusquea)(45 种)是最常见的属,并是最具潜在经济利用的竹类。属种的特有性分别高达32.4% 和68.8%。特有属有11 个,分别为莪莉竹族的双药莪利草竹属(Diandrolyra)、独焰草竹属(Eremitis)、小百瑞草竹属(Parianella)、赖茨草竹属(Reitzia)、苏克蕾草竹属(Sucrea)和箣竹族的南美梨藤竹属(Alvimia)、离枝竹属(Apoclada)、密穗竹属(Athroostachys)、卡姆巴珠瓦竹属(Cambajuva)、菲尔盖拉斯竹属(Filgueirasia)、无枝竹属(Glaziophyton)。

    • 刚竹属植物非笋期营养体分类的初步研究

      2015, 23(1):17-24.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5.01.002

      摘要 (3777) HTML (0) PDF 1.48 M (28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刚竹属(Phyllostachys Sieb. et Zucc.)是一个主产于中国,大约有60 种的竹亚科大属,当前其属内种间的划分和鉴定主要依据秆箨和新秆的特征。然而,本属植物的笋期大多仅持续20~30 d,其他时间很难见到鲜笋或新鲜秆箨和新秆。应用现今流行的分种检索表和形态特征来鉴别处于非笋期营养生长状态的竹种往往作用不大,这就需要重新寻找更多的证据来解决这一问题。据长期的野外调查和栽培植物的定点观察,一些性状,如秆的节内距、小枝及叶的排列方式、叶耳及繸毛存在与否及其排列方式、叶舌是否伸出、叶片背面毛被状况等可以作为本属植物非笋期分类的重要依据。如果把握得恰当,利用这些性状和其他特征的组合可以在非笋期将本属现知的所有竹种划分开来,并据此编制了此期的分种检索表。

    • 西南银莲花(毛茛科)地理分布的订正—特别基于花粉形态证据

      2015, 23(1):25-30.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5.01.003

      摘要 (3494) HTML (0) PDF 2.61 M (20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标本检查和花粉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过去鉴定为西南银莲花(Anemone davidii Franch.)(毛茛科)的我国西藏东南部(墨脱)标本实际上属于三出银莲花(A. griffithii Hook. f. & Thoms.),所以以前关于西南银莲花产西藏东南部的记载是错误的。西南银莲花目前仅发现分布于我国重庆(城口、南川、武隆、巫溪、酉阳、云阳)、贵州(江口、凯里、雷山)、湖北(神农架、兴山、宣恩、竹溪)、湖南(桑植、石门、新宁)、四川(安县、宝兴、都江堰、峨边、峨眉、洪雅、金阳、筠连、雷波、马边、石棉、天全、通江、荥经)和云南(大理、墨江、维西、中甸)。

    • 中国耳草属(茜草科)植物新记录种

      2015, 23(1):31-33.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5.01.004

      摘要 (4118) HTML (0) PDF 1.50 M (27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首次报道了蓝花耳草(Hedyotis affinis Roem. & Schult.)在我国的分布新记录,并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 中国老鹳草属(牻牛儿苗科)归化植物新记录

      2015, 23(1):34-36.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5.01.005

      摘要 (3832) HTML (0) PDF 1.42 M (30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报道在江苏省发现的中国归化植物新记录刻叶老鹳草(Geranium dissectum L.),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形态照片。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 细枝木麻黄离体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和再生芽的细胞组织学观察

      2015, 23(1):37-42.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5.01.006

      摘要 (3850) HTML (0) PDF 2.30 M (27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细枝木麻黄(Casuarina cunninghamiana Miq.)愈伤组织分化过程的细胞组织学,对离体培养条件下的愈伤组织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石蜡切片观察,分析愈伤组织的细胞分裂、分化以及芽再生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新鲜外植体培养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伤口处的薄壁细胞开始脱分化,培养1 周后形成明显的愈伤组织;继续培养2 周后,胚性愈伤组织形成,且表层细胞启动分化形成芽原基;培养4 周,可肉眼观察到胚性芽原基,数量增多并逐渐分化形成不定芽;培养至第6 周,生成不定芽,并大量增殖和分化。因此,细枝木麻黄是通过愈伤组织分化形成胚状体的途径进行植株再生的,为建立细枝木麻黄组织培养高效再生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水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705的互作蛋白

      2015, 23(1):43-50.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5.01.007

      摘要 (3959) HTML (0) PDF 1.63 M (37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水稻(Oryza sativ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705 的生物学功能,构建了HDA705 酵母双杂交诱饵表达载体与双杂交文库,并筛选了与HDA705 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表明,HDA705 的诱饵载体无自激活活性且对酵母无毒性作用,文库的滴度也适合常规的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通过对酵母双杂交文库的筛选,共获得了164 个阳性克隆,经DNA 测序分析,这些克隆编码47 个可能与HDA705 相互作用的蛋白,其中包括3 个在逆境响应或激素信号转导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辅)转录因子、6 个参与光合作用的叶绿体蛋白、1 个含有R3H 结构域的蛋白以及22 种酶类等。这为进一步研究HDA705 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 红掌佛焰苞基因qRT-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筛选

      2015, 23(1):51-58.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5.01.008

      摘要 (4021) HTML (0) PDF 1.32 M (30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筛选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en)中稳定表达、可用于佛焰苞中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析(qRT-PCR)的内参基因,对5 个组成型表达基因EF1-aUBQ7ACTBGADPHHis3 进行表达稳定性分析,并利用所筛选的内参基因研究红掌的二氢黄酮醇还原酶基因(dfr)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5 种内参基因在不同品种间的表达稳定性不同。据内参基因标准化因子的配对差异分析(Vn/n+1),判定内参基因的最适数目为2,ACTBUBQ7 在红掌不同品种及佛焰苞发育不同阶段中表达均稳定,是理想的内参基因。dfr 在不同品种的佛焰苞及佛焰苞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且dfr 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一致,因此,所选内参基因是合适的。

    • 带叶兜兰种子原地共生萌发及有效菌根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2015, 23(1):59-64.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5.01.009

      摘要 (4023) HTML (0) PDF 1.66 M (36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获得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种子萌发的共生真菌,采用原地共生萌发技术获得了2 株自然萌发的小幼苗,并分离和筛选出了有效的种子萌发共生菌——瘤菌根菌(Epulorhiza sp.)。为验证分离菌株对带叶兜兰种子萌发的有效性,将Phs34 号菌株与带叶兜兰种子在灭菌后的原生境基质上进行室内共生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经过6 周的培养,对照组没有观察到种子的萌发;接菌的种子胚明显膨大,突破种皮,形成原球茎,平均萌发率为(58.35±3.41)%。这表明分离得到的瘤菌根菌能促进带叶兜兰的种子萌发。

    • 石榴种皮总木质素含量及PgCOMT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2015, 23(1):65-73.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5.01.010

      摘要 (4305) HTML (0) PDF 2.84 M (20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石榴(Punica granatum L.)籽粒硬度与种皮总木质素含量的相关性及种皮COMT 基因的表达方式,利用TextureAnalyser 质构仪和巯基乙酸法测定6 个品种的成熟籽粒硬度及种皮总木质素含量。结果表明,6 个石榴品种的籽粒硬度与种皮总木质素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246。采用RACE 技术从石榴种皮中克隆得到1 条长度为1456 bp 的PgCOMT 基因cDNA 序列(GenBank 登录号为KJ713968)。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析表明,PgCOMT 在‘红玉石籽'、‘粉皮'、‘会理软籽'、‘蒙自甜'和‘突尼斯软籽'石榴种皮中的相对表达量与石榴籽粒硬度较为一致;随着石榴种皮的发育其表达量先下降后上升。这为深入了解石榴软籽性状的产生机理奠定了基础。

    • >植物生态与资源管理
    • 井冈山植物群落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与种间关联

      2015, 23(1):74-80.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5.01.011

      摘要 (3714) HTML (0) PDF 1.38 M (29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井冈山植物群落优势种的生存现状,对其空间格局和种间关系进行研究,并探讨保护策略。结果表明,重要值排前4 位的优势物种,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甜槠(Castanopsis eyrei)、黄丹木姜(Litsea longate)和石木姜(L. longate var.faberi)的径级结构不同,垂直空间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在检测的大部分尺度上,马银花、黄丹木姜和石木姜呈显著聚集分布,而甜槠呈随机分布。林冠上层物种甜槠只对林冠下层物种马银花在小尺度上(<6 m)存在正相关作用,甜槠在一定范围内为马银花的生长提供了庇护场所。大部分个体处于林冠中层的黄丹木姜和石木姜,在树冠能够接触到的范围内呈明显的竞争关系,在尺度9~13 m 呈显著负相关分布。因此,井冈山植物群落优势物种间不存在显著竞争作用,若采取合理保护措施,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还会继续提高。

    • 金毛狗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的研究

      2015, 23(1):81-88.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5.01.012

      摘要 (3600) HTML (0) PDF 820.03 K (27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 (L.) J. Sm.]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在广东省选取6 个样点(南岭、南昆山、白云山、大岭山、梧桐山、西樵山)采集金毛狗的叶片、根状茎和根际土壤,采用ICP-MS 测定9 种重金属元素(Cr、Mn、Ni、Cu、Zn、As、Cd、Hg、Pb)的含量。结果表明,样地土壤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中Cd 和Hg 含量均高于广东省土壤背景值,分别为背景值的1.61~4.82 倍和4.74~11.79 倍。西樵山土壤中Cd 含量最大,南岭土壤中Hg 含量最大。在9 种元素中,金毛狗对Hg 的转运系数最高,达4.8,对Cd 的富集系数最高, 达2.2,Cu 和Cd 元素的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均大于1。这说明金毛狗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较弱而转运能力较强。

    • 云南罗平多依河景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2015, 23(1):89-98.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5.01.013

      摘要 (3549) HTML (0) PDF 901.16 K (28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云南罗平多依河景区的苔藓植物多样性和区系特征,对该区苔藓植物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区系地理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有苔藓植物34 科59 属116 种(含变种和亚种),其优势科、属均反映了该苔藓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并有部分热带亚热带成分。苔藓区系的地理成分复杂,以北温带分布型(27.03%)、热带亚洲分布型(25.23%)、东亚分布型(19.82%)和中国特有分布型(10.81%)占优势;以热带成分、北方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为主导,分别占34.23%、35.14% 和30.63%;反映了该苔藓植物区系温热并存且具有较高特有性的特征。与邻近13 个地区的苔藓区系进行对比分析,多依河苔藓植物区系的物种丰富度较高(排第8 位),与贵阳香纸沟的亲缘关系最近,这与两地相近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以及相同的喀斯特河谷环境是分不开的。

    • >研究进展
    • 拟巫山淫羊藿的megastigmane糖苷和苯丙醇类成分

      2015, 23(1):99-102.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5.01.014

      摘要 (4387) HTML (0) PDF 784.60 K (26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拟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pseudowushanese B. L. Guo)的化学成分,其从地上部分水提物中分离得到2 个megastigmane糖苷和4 个苯丙醇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淫羊藿次苷B6 (1)、megastigman-5-ene-3,9-diol 3-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2)、丁香酚芸香糖苷 (3)、2-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 (4)、2,3-二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 (5)、2,3-二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1-丙酮 (6)、二氢松柏基醇γ-O-α-L-鼠李糖苷 (7)。其中化合物2 和7 为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拟巫山淫羊藿中分离得到。

    • 桃金娘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2015, 23(1):103-108.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5.01.015

      摘要 (4081) HTML (0) PDF 877.11 K (31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 (Ait.) Hassk.]的化学成分,从其叶的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0 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 (1)、杨梅素-3-O-α-L-鼠李糖苷 (2)、rhodomyrtone (3)、4,8,9,10-四羟基-2,3,7-三甲氧基蒽醌-6-O-β-D-葡萄糖苷 (4)、豆甾醇 (5)、山奈酚-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 (6)、杨梅素 (7)、23-羟基委陵菜酸 (8)、2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 (9)和laricitrin (10)。其中化合物5~10 均为首次从桃金娘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活性(MIC=0.78 μg mL-1)。

    • >海外撷英
    • 沙巴奇花—肯氏大花草

      2015, 23(1):109-110.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5.01.016

      摘要 (3685) HTML (0) PDF 2.21 M (18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马来西亚沙巴因为东南亚最高的山——基纳巴卢山(Mt. Kinabalu, 海拔4095 m,在当地被称为神山)而闻名于世。但沙巴也是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仅兰花的种类就多达1500种以上。在这里生长的大花草也吸引大量的游客,当地土著人每发现一处有大花草开花的地方都会围起来,派专人管理,并向游客收取门票。

主编:叶清

创刊:J Trop Suptrop Bot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3395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374/Q

国内邮发代号: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