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22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植物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
    • 基于分子和形态学证据确定传统中药白花蛇舌草及其替代品的学名

      2014, 22(5):431-442.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4.05.001

      摘要 (2394) HTML (0) PDF 1.08 M (24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白花蛇舌草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药,主要是指茜草科(Rubiaceae)钮扣草族(Spermacoceae)的Oldenlandia diffusa,但伞房花耳草(O. corymbosa)在民间或中药市场也常被作为替代品使用。由于长期以来Hedyotis-Oldenlandia 复合群的分类存在许多争论,因此白花蛇舌草有时被归入非洲耳草属(Oldenlandia L.),有时又作为广义耳草属(Hedyotis L. s. l.)的成员。为了澄清白花蛇舌草命名上的问题,基于7 个叶绿体片段和2 个核基因片段对钮扣草族85 个分类群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白花蛇舌草不属于以上两属中的任何一属,而应为蛇舌草属[Scleromitrion(Wight & Arn.)Meisn.]的成员。依此结果,对5 种植物进行了新组合,并提供了白花蛇舌草和伞房花耳草的形态学比较,以有助于在实践中更好地进行区分。

    • 迁西乌头(毛茛科)的名实订正

      2014, 22(5):443-446.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4.05.002

      摘要 (2239) HTML (0) PDF 2.16 M (18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标本观察,发现描述自我国河北迁西县的毛茛科乌头属植物迁西乌头(Aconitum qianxiense W. T. Wang)与华北和东北地区常见的北乌头(A. kusnezoffii Reichb.)没有本质区别,故将前者处理为后者的异名。

    • 老挝植物一新记录属——泽薹草属(泽泻科)

      2014, 22(5):447-449.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4.05.003

      摘要 (2410) HTML (0) PDF 2.14 M (24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首次报道老挝泽泻科(Alismataceae)一新记录属——泽薹草属(Caldesia),及新记录种——宽叶泽薹草(Caldesia grandis)。宽叶泽薹草为旧世界广布属泽薹草属中唯一叶宽大于叶长的物种,原记载分布在中国、孟加拉国、印度和马来西亚。同时,还提供了宽叶泽薹草的描述和其原生境图片。

    • 越南冷水花属(荨麻科)一新记录种

      2014, 22(5):450-452.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4.05.004

      摘要 (2042) HTML (0) PDF 1.51 M (15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报道了越南荨麻科(Urticaceae)冷水花属(Pilea Lindl.)一新记录种——基心叶冷水花(P. basicordata W. T. Wang ex C. J.Chen)。该种在越南Pu Hu 自然保护区发现,与产自越南北部的P. balansae Gagnep. 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其雄花序聚伞圆锥状,托叶大,叶先端渐尖或短尾状渐尖。

    • 中国樟科植物一新记录种——圆头叶桂

      2014, 22(5):453-455.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4.05.005

      摘要 (2044) HTML (0) PDF 1.09 M (25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报道了中国樟科(Lauraceae)樟属1 新记录种——圆头叶桂(Cinnamomum daphnoides Sieb. et Zucc.),该种据记载特产于日本的九州近海岸地区至冲绳诸岛,在浙江省象山县南韭山岛发现有该种分布。对该种的主要形态特征与生境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凭证标本和活植物照片。同时还列举并分析了中国东部沿海与日本间断分布的植物,说明两地之间植物区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 中国海洋褐藻门多毛藻属的研究Ⅰ

      2014, 22(5):456-462.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4.05.006

      摘要 (1561) HTML (0) PDF 1.10 M (23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我国沿海岸采集的褐藻门多毛藻属(Myriactula)标本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经鉴定确认了4 种,其中2 新种,即阿拉伯多毛藻[M. arabica(Kuetzing)Feldmann]、粗丝多毛藻[M. clavata(Takamatsu)Feldmann]、漳浦多毛藻(M. zhangpuensis Luan etDing,sp. nov.)和海州多毛藻(M. haizhouensis Luan et Ding,sp. nov.)。对漳浦多毛藻和海州多毛藻进行了较详细的特征描述。模式标本均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标本馆。

    • >植物生态与资源管理
    •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黔南喀斯特天然次生林土壤理化指标与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2014, 22(5):463-470.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4.05.007

      摘要 (1908) HTML (0) PDF 993.13 K (26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自然恢复过程中喀斯特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SOM)与土壤理化指标及植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对贵州省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不同森林类型的SOM、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根据乔木层物种的重要值,将保护区的41 个调查样地划分为香叶树-枫香林、檵木-马尾松林、槭树-朴树林、小叶栾树-化香林、灯台-小花梾木林和四照花-青冈栎林类型。结果表明,部分森林类型土壤A 层或B 层的SOM 差异显著,且部分森林类型的植物种数、直径、高度和密度,以及Margalef 指数、Simpson 指数、Shannon-Wiener 指数和Pielou 指数也差异显著。土壤孔隙度、蓄水量和主要肥力与养分指标随SOM 增加而增大。乔木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SOM 呈正相关,与土壤A 层SOM 相关显著、Simpson 指数和Pielou 指数与土壤B 层SOM 相关显著。灌木层、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SOM 相关不显著。多元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多样性指数对土壤A 层SOM 的总贡献率呈灌木层> 乔木层> 草本层、对土壤B 层SOM 的总贡献率呈草本层> 乔木层> 灌木层的趋势,表明喀斯特地区SOM 管理的植物多样性措施适宜以乔木树种为主、辅以灌木与草本层植物的复合经营方式。同时,土壤SOM不仅受乔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也受林分所处演替阶段与结构指标的影响,植物多样性指数的二次多项式拐点可成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工程中物种量化管理的参考依据之一。

    • 南方红豆杉迁地保护小种群适应性进化机制研究

      2014, 22(5):471-478.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4.05.008

      摘要 (1928) HTML (0) PDF 1.06 M (22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南方红豆杉迁地保护种群的适应性进化机制,以南京中山植物园内南方红豆杉迁地保护栽培种群和扩散的衍生种群为材料,以引种初始地江西野生种群为对照,对南方红豆杉群落的结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野生种群和迁地保护种群均维持着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其中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稍高于迁地保护小种群,但迁地保护种群中南方红豆杉个体密度大于野生种群。同时,种群内的遗传变异所占比例大于种群间的。整体来看,南方红豆杉迁地保护种群还处于演替早期,存在不明显的奠基者效应,有进一步演替发展的可能。

    • 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不同种群的结构和动态变化

      2014, 22(5):479-485.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4.05.009

      摘要 (2207) HTML (0) PDF 866.08 K (23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不同种群的结构变化,于2007 年、2008 年、2012 年分别对皖南仙寓山双坑村、浙江天目山桐坑村及福建梅花山的南方红豆杉天然种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仙寓山的1214 株南方红豆杉中,幼苗占80%;天目山有510 株,幼苗占39.61%,其次是9 m 以上的古树,占22.16%;梅花山有174 株,幼苗占70.11%,古树占20.11%。3 个种群的天然更新都呈缓慢增长状态,存活曲线为Deevey-Ⅲ型,空间分布均为聚集分布,但从幼苗到幼树的生长阶段死亡率高。因此,对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的保护重点应放在幼苗和幼树阶段。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 小果野蕉(Musa acuminata)全基因组NBS抗病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2014, 22(5):486-494.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4.05.010

      摘要 (2026) HTML (0) PDF 1.40 M (32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小果野蕉(Musa acuminata)中NBS 基因的功能,基于新近发表的小果野蕉全基因组序列,对NBS 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分类和染色体定位,解析基因的复制特征、系统发育关系及上游启动子调控元件类别,推测这些基因在小果野蕉中可能的功能。结果表明,在小果野蕉全基因组中鉴定出125 个NBS 基因,包括78 个标准和47 个非标准NBS 基因。多数NBS 基因在染色体上以基因簇形式存在,串联复制是NBS 基因家族扩张的主要动力。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标准NBS 基因形成两大分支,77 个标准NBS 基因有EST 表达支持。这为群体水平的抗病基因型筛选提供了本底信息,促进栽培香蕉分子抗病育种进程。

    • 车前对铝胁迫生理响应的研究

      2014, 22(5):495-501.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4.05.011

      摘要 (2173) HTML (0) PDF 1.05 M (2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车前(Plantago asiatica)对铝胁迫的耐受特性及生理机理,在不同铝浓度及胁迫时间下,对其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膜脂过氧化程度和体内保护酶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铝处理对车前的生理指标无明显影响。随着铝浓度的升高,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细胞质膜透性显著增大、MDA 含量显著增加。500 mg L-1的Al3+ 处理,车前叶片的SOD、CAT、POD 活性均明显提高。因此,在铝胁迫下,野生草本植物车前能通过体内的生理保护机制来减少Al 胁迫,表现出较强的耐铝特性。

    • >植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
    • 银合欢豆荚中的酚类化学成分

      2014, 22(5):502-506.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4.05.012

      摘要 (2034) HTML (0) PDF 799.23 K (27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的化学成分,从银合欢豆荚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 个酚类化合物,经过波谱分析,鉴定为原儿茶酸乙酯(1)、丁香酸(2)、3-羟基-1-(3-甲氧基-4-羟基苯基)丙烷-1-酮(3)、咖啡酸甲酯(4)、(Z)-对香豆醛(5)、3-甲氧基-4-羟苯丙烷-7,8,9-三醇(6)、愈创木基甘油-8-O-4′-芥子醇醚(7)。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对大肠杆菌和鼠伤沙门氏菌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 降龙草的蒽醌类化学成分

      2014, 22(5):507-510.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4.05.013

      摘要 (2005) HTML (0) PDF 770.00 K (20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降龙草(Hemiboea subcapitata Clarke)的化学成分,从降龙草全草的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5 个蒽醌类化合物。经波谱学分析鉴定为digiferruginol(1)、1,4-二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2)、1,7-二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3)、1-羟基-7-甲氧基-2-羟甲基-9,10-蒽醌(4)和1,4,7-三羟基-2-甲基-9,10-蒽醌(5)。其中化合物45 为新化合物,其它3 个化合物为首次从降龙草中分离得到。

    • 三叶木通茎中的苯丙素类化学成分

      2014, 22(5):511-515.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4.05.014

      摘要 (1902) HTML (0) PDF 838.59 K (24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az]的化学成分,从其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 个苯丙素类化合物。经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osmanthuside E(1)、木通苯乙醇苷B(2)、2-(4-hydroxyphenyl)ethyl-(6-O-feruloyl)-β-D-glucopyranoside(3)、 dunalianoside D(4)、 dunalianoside C(5)、 咖啡酸(6)、 秦皮乙素(7)。除化合物6 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化合物45 为首次从木通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研究进展
    • 燕麦属系统学研究进展

      2014, 22(5):516-524.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4.05.015

      摘要 (1996) HTML (0) PDF 1.17 M (28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燕麦属(Avena L.)分类学、系统学、多倍体起源3 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燕麦属系统学研究存在的关键问题有:燕麦属的系统位置存在争议;燕麦属的范畴即大穗燕麦转隶归属问题缺少确证;燕麦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尚未解决;六倍体栽培燕麦基因组起源备受争议;燕麦属分化时间尚未估测。六倍体栽培燕麦基因组起源争议的根源在于对A、C、D 基因组间分化程度缺乏精准认识。总的来说,分子系统学、细胞遗传学、古地质学、古气候学的整合研究将为燕麦属多倍体起源和分化提供令人信服的新证据,对于深度利用谷类作物野生近缘种核心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 植物酶的组织和细胞化学定位研究方法

      2014, 22(5):525-536.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4.05.016

      摘要 (1553) HTML (0) PDF 808.58 K (28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酶是参与植物体内生化反应的特殊蛋白质。在保持活组织和细胞结构完整性的条件下,利用组织化学、细胞化学、免疫学和显微检测等技术研究酶的即位定位,是了解酶在组织、细胞和亚细胞中的分布、活性动态与定量及酶功能等的重要途径。对植物体中酶定位的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方法的概念、原理与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根据国际酶化学分类编号顺序,分别介绍了25 种酶的组织化学染色定位所用的反应介质和染色方法及46 种酶的细胞化学定位方法的参考文献。

主编:叶清

创刊:J Trop Suptrop Bot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3395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374/Q

国内邮发代号: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