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21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植物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
    • 心叶合耳菊(菊科-千里光族)的名实订正

      2013, 21(2):101-108.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3.02.001

      摘要 (2537) HTML (0) PDF 1.59 M (2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发现心叶合耳菊(Synotis cordifolia Y. L. Chen)(菊科-千里光族)的模式标本与早已处理为红缨合耳菊[S. erythropappa(Bureau & Franch.) C. Jeffrey & Y. L. Chen](该种形态极为多变)的异名的Vernonia mairei H. Lév.的模式标本都采自云南东川,在形态上没有本质区别,故将心叶合耳菊也处理为红缨合耳菊的异名。

    • 基于叶绿体DNA atpB-rbcL区序列探讨石蒜属种间系统发育关系

      2013, 21(2):109-115.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3.02.002

      摘要 (2461) HTML (0) PDF 1.21 M (33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讨石蒜属(Lycoris Herb.)植物的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对石蒜属植物95 份材料,包括15种4变种及2个人工杂种的叶绿体DNA atpB-rbcL间隔区进行了测序,结合花部形态和核型特征,探讨了石蒜属种间系统关系及其可能的杂交起源。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结果表明,矮小石蒜(L. radiata var. pumila)和换锦花(L. sprengeri)与2个人工杂交种、麦秆石蒜(L. straminea)、江苏石蒜(L. houdyshelii)、短蕊石蒜(L. caldwellii)和乳白石蒜(L. albiflora)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atpB-rbcL序列揭示的石蒜属种间关系与染色体核型的分类结果部分一致,主要表现在具有近端部着丝粒(A)染色体的种与具有中部(M)和端部(T)着丝粒染色体的种各成一支,与形态和染色体分类结果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具有中部、端部和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种分散在两个主要分支内,进一步验证了具有中部、端部和近端部3 种着丝粒类型染色体组的石蒜,如麦秆石蒜、江苏石蒜、短蕊石蒜和乳白石蒜等,是杂交起源的假设,结合2 个人工杂交种分析,揭示了短蕊石蒜和乳白石蒜的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来源于换锦花;麦秆石蒜和江苏石蒜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来源于矮小石蒜。

    • 基于rbcLmatK序列探讨马鞭草科部分植物的系统学位置

      2013, 21(2):116-122.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3.02.003

      摘要 (2610) HTML (0) PDF 1.38 M (28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适用于马鞭草科植物的DNA条形码及该类群的系统分类关系,对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的叶绿体基因ycf6-psbMtrnV-atpErbcLtrnL-FpsbM-trnDatpB-rbcLtrnC-ycf6trnH-psbArpl36-infA-rps8和核基因ITS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仅rbcLtrnl-FtrnH-psbA序列的PCR扩增以及测序效果较好,而ITS不能得到明显的扩增条带,ycf6-psbM不能成功测序,其它序列存在有部分双峰或噪值高等问题。根据DNA条形码标准,rbcL序列是所有测试条码中相对最适合的。应用rbcLmatK序列对马鞭草科(Verbenaceae)豆腐柴属、牡荆属(Vitex L.)、马鞭草属(Verbena L.)和大青属(Clerodendrum L.)等4属与唇形科宝盖草属(Lamium L.)、水苏属(Stachys L.)、鼠尾草属(Salvia L.)和香科科属(Teucrium L.)等4属的分类和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以紫草科Lithospermum multiflorum L. 为外类群,最大简约法对2个片段的单独和联合矩阵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豆腐柴属和大青属应从马鞭草科划入唇形科,马鞭草属仍归于马鞭草科,而牡荆属的系统学位置还需更多的证据。

    • 干旱胁迫对茉莉3个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2013, 21(2):123-129.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3.02.004

      摘要 (2600) HTML (0) PDF 5.51 M (24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植物光合作用和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研究了茉莉(Jaminum sambac)3个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的光合作用相关生理指标和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轻度干旱胁迫下, 单瓣茉莉和多瓣茉莉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呈下降趋势,但叶肉细胞超微结构仅受轻微影响。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多瓣茉莉Pn、Tr、Gs持续降低,而Ci随干旱胁迫的增加反而上升,单瓣茉莉Pn、Tr、Gs和Ci继续呈下降趋势,两品种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并出现伤害症状。在重度干旱胁迫下,Pn、Tr、Gs降幅明显,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Ci持续上升,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叶绿体发生严重损伤。双瓣茉莉Pn、Tr、Gs、Ci随干旱胁迫的加重也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降幅较小,叶肉细胞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因此,与单瓣茉莉和多瓣茉莉相比较,双瓣茉莉对干旱胁迫的耐受力较强。

    • 中国兰科二新记录种

      2013, 21(2):130-132.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3.02.005

      摘要 (2723) HTML (0) PDF 2.05 M (26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报道了中国兰科二新记录种:小馥兰(Phreatia elegans Lindl.),其主要特征是萼囊囊状,花梗和子房波状弯曲,唇瓣有爪与蕊柱足相连,唇盘有毛;镰叶鸢尾兰(Oberonia falcata King et Pantl.)与O. angustifolia Lindl.类似,但本种的唇瓣明显三裂,中裂片先端二裂而易区别。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 番茄SlmiR393基因超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靶基因鉴定

      2013, 21(2):133-140.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3.02.006

      摘要 (2660) HTML (0) PDF 1.72 M (32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的SlmiR393基因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番茄基因组数据库中获得SlmiR393的前体序列及其潜在的靶基因。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了番茄SlmiR393前体基因并整合到pLP35S-100植物表达载体;采用5' RACE RT-PCR技术验证SlmiR393对预测靶基因mRNA的剪切作用,采用定量PCR 技术检测SlmiR393及其靶标基因在番茄不同组织的表达。结果表明,SlmiR393的前体序列含有完整的茎环结构;成熟miR393与3个生长素受体同源基因(SlTIR1SlTIR1-like1SlAFB)之间具有识别作用位点。SlmiR393可对番茄3个靶基因的转录本进行剪切降解;SlmiR393与3个不同靶基因(SlTIR1SlTIR1-like1SlAFB)的表达模式在叶和茎、花蕾、花中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因此,推断番茄中的SlmiR393可能在特定的组织或发育时期介导特定的靶基因mRNA的剪切降解, 初步证实生长素受体同源基因为SlmiR393的靶基因。此外,成功构建以CaMV 35S为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pLP35S-pre-SlmiR393, 为深入研究SlmiR393在番茄生长素信号转导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中国水仙水杨酸甲酯合成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2013, 21(2):141-146.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3.02.007

      摘要 (2552) HTML (0) PDF 1.65 M (25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s)花香气形成的分子机理,以花发育形成相关基因的SSH文库获得的cDNA片段为基础,利用RACE技术从中国水仙花朵中克隆了水杨酸甲酯合成酶基因,命名为NtSAMT1 (GenBank No.JX273470),其cDNA全长1323 bp,包含1个1131 bp完整阅读框架,编码376个氨基酸,具有Methyltransf_7 superfamily蛋白保守区,与仙女扇(Clarkia breweri)SAMT蛋白(1m6eX)的三维结构相似。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中国水仙与粳稻的SAMT蛋白亲缘关系最近。原核表达结果表明NtSAMT1在大肠杆菌中能高效表达。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NtSAMT1在花蕾期就有表达,第1天完全开放时各部位均有表达,以雄蕊与雌蕊的表达量最高,第8天已检测不到表达。

    • 基于5.8S rDNA-ITS序列的我国浙江沿海铜藻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2013, 21(2):147-154.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3.02.008

      摘要 (2650) HTML (0) PDF 2.03 M (25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调查我国浙江沿海铜藻(Sargassum horneri)群体遗传多样性,对浙江省南麂岛火焜岙、洞头岛、枸杞岛的野生群体和南麂岛马祖岙养殖群体的铜藻44个样品的5.8S rDNA-ITS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分析,获得DNA片段长度为1485 bp,包括部分ITS1、完整的5.8S rDNA和部分ITS2序列。序列分析表明仅有1个变异位点,说明群体间没有明显的遗传分化,遗传多样性较低。另外,将包含这一变异位点的基因型与GenBank公共数据库中另外2株铜藻的5.8S rDNA-ITS区序列进行比对,共有31个变异位点,其中插入/缺失位点10个。因此,建议加快人工铜藻场的建设以及野生铜藻场的恢复,保持铜藻场的生态平衡。

    • 甘蔗常用亲本及杂交组合经济育种值分析

      2013, 21(2):155-160.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3.02.009

      摘要 (2305) HTML (0) PDF 1.08 M (22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评价我国甘蔗亲本的遗传特点和组合的选配效果,采用澳大利亚家系评价试验法,借助R软件对35个家系F1群体的株高、茎径、有效茎、蔗茎产量、蔗糖分等5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经济育种值(EBV)分析。结果表明:24个母本中,ROC22、粤糖92-1287、内江03-218、ROC25、HoCP92-648等5个可作为生产性母本。18个父本中,崖城84-153、ROC22和粤糖00-319等3个亲本可作为生产性父本。ROC22×崖城84-153、粤糖92-1287×粤糖00-319、内江03-218×ROC22、ROC22×粤糖93-159、ROC25×粤糖93-159、桂糖00-122×ROC22、崖城97-46×ROC22和HoCP92-648×ROC26等8个家系可作为生产性家系,该批组合有可能选育出高经济效益的新品种。建议对这些亲本和组合加大力度使用。

    • >植物生态与资源管理
    • 择伐强度对天然次生林乔木层6种优势种群生态位的影响

      2013, 21(2):161-167.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3.02.010

      摘要 (2622) HTML (0) PDF 1.16 M (27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择伐强度对天然次生林乔木优势树种生态位的影响,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不同强度择伐下6种乔木优势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荷(Schima superba)、虎皮楠(Daphnipyllum oldhamii)、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甜槠(C. eyrei)、黄瑞木(Adinandra millettii)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择伐干扰下,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随择伐强度增大呈下降趋势;除黄瑞木外,其余5种优势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均大于0.5;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8的种对比例也随择伐强度增大而下降。在皆伐干扰下,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均小于0.5,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8的种对比例仅占46.7%。这说明适度择伐(弱度和中度择伐)干扰,有利于保持优势种群在群落中的较大生态位宽度和较强生态适应性。因此,合理择伐有利于中亚热带天然次生林的保护和利用,择伐强度应以弱度或中度为宜。

    • 广州市风水林群落空间异质性及其对区域物种多样性的贡献

      2013, 21(2):168-174.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3.02.011

      摘要 (2562) HTML (0) PDF 8.54 M (20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广州市风水林群落空间异质性及其对区域物种多样性的贡献,在广州地区选取67个村边风水林斑块,每个斑块内设置1个20 m×20 m的样方,以种面积关系外推法和非参数法估计风水林群落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贡献;然后以加法准则拆分γ-多样性,以分析风水林群落物种组成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 广州地区风水林群落至少保存了32.74%的区域物种多样性; (2) γ-多样性(184)中的绝大部分由β-多样性(163.43)构建,只有很小部分来自于α-多样性(20.57); (3) 相对于平原地区,位于山区的风水林群落具有更高的物种丰富度和谱系多样性以及更多的稀有种。这表明风水林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具有较高的空间异质性,为保护风水林的物种多样性需要尽可能多地保护风水林群落斑块;在保护资金和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位于山区的风水林群落应该给予优先考虑。

    • 广东8种乡土绿化树种的叶结构型性状研究

      2013, 21(2):175-183.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3.02.012

      摘要 (2615) HTML (0) PDF 1.78 M (28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乡土绿化树种对广东边缘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的响应特征,在广州和湛江选取8 种共有乡土绿化树种进行叶片结构型性状研究,分析两地间各性状的异同以及相关性状与叶比重(LMA)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鲜重(FW)、叶长、叶宽、平均宽度以及干重(DW)、叶面积和叶片含水率等在两地存在差异,但并未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尖叶杜英(Elaeocarpus apiculatus)、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大叶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和非洲楝(Khaya senegalensis)两地间的比叶面积(SLA)差异极显著(P<0.001);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的上、中部叶片厚度(TH),黄葛榕(Ficus virens var. sublanceolata)、大叶紫薇、白兰(Michelia alba)和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的上部叶片厚度均为广州大于湛江(P<0.05)。LMA与FW和DW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片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叶面积、叶平均宽度和宽长比并无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这可能是两地的气候条件相差不大,还不足以使乡土树种的结构型性状产生一致性的适应性变化特征。

    • >植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
    • 钩枝藤枝条中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2013, 21(2):184-188.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3.02.013

      摘要 (2468) HTML (0) PDF 1.21 M (26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钩枝藤[Ancistrocladus tectorius (Lour.) Merr.]枝条中的抗菌活性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从钩枝藤枝条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根据各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表丁香脂素(1)、丁香脂素 (2)、松脂醇 (3)、浙贝素 (4)、4-羟基-3-甲氧基苯乙醇 (5)、ancistrocline (6)、hamatine (7)、ancistrocladine (8)、ancistrotectorine (9)和β-谷甾醇 (10)。其中,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这些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3、4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抑制作用。

    • SPME-GC-MS分析桃金娘科6种植物的叶片挥发性成分

      2013, 21(2):189-192.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3.02.014

      摘要 (2640) HTML (0) PDF 1.07 M (30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桃金娘科植物叶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了红果仔(Eugenia uniflora)、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黄金香柳(Milleara bracteata)、白千层(Melaleuca leucadendron)和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等6种植物叶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 6种桃金娘科植物叶中的挥发成分主要为萜烯类,且富含保健性挥发成分,共有成分为(Z)-β-罗勒烯、β-石竹烯、月桂烯、γ-萜品烯和别香橙烯。因此,可以开发利用这些桃金娘科植物挥发成分的保健功效。

主编:叶清

创刊:J Trop Suptrop Bot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3395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374/Q

国内邮发代号: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