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20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植物生态与资源管理
    • 桉树不同无性系叶片内含物变化与枝瘿姬小蜂抗性的关系

      2012, 20(6):539-545.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2.06.001

      摘要 (2461) HTML (0) PDF 1.21 M (27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桉树(Eucalytpus spp.)受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危害后的生理响应, 对24个桉树无性系在桉树枝瘿姬小蜂生长周期连续5个月的危害情况及其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根据受危害等级, 将24个桉树无性系分为高感、中抗和高抗3种类型。结果表明, 3种抗性类型桉树在未受危害前, 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在受到危害后, 高感、中抗无性系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增长趋势。与对照相比, 高感无性系内含物含量随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加剧显著增加。桉树无性系叶片内含物含量增长以高感类型>中抗类型>高抗类型。这说明桉树叶片内含物含量增加是桉树对枝瘿姬小蜂危害的重要防御措施。

    • 佛山地区存留自然林和存留人工林的土壤无机磷组分

      2012, 20(6):546-554.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2.06.002

      摘要 (2606) HTML (0) PDF 1.25 M (25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热带亚热带森林, 尤其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残存森林土壤磷的有效性, 对佛山地区14个残存林(7个自然林和7个人工林)的0~3 cm和3~23 cm矿质土壤的P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铁结合态无机P和还原剂可溶解无机P是土壤无机P的主要组分。在0~3 cm矿质层中, 自然林土壤铝结合态无机P、Bray 1提取无机P和总无机P含量显著高于人工林;而在3~23 cm矿质土层中, 自然林土壤钙结合态无机P含量显著高于人工林。其它土壤营养指标在自然林和人工林间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钙结合态无机P除外的其它无机P组分含量均成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个残存林土壤P有效性可分成3组, 整体上人工林土壤P有效性比自然林低。这有助于认识城市化影响下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残存森林土壤营养状况及加强养分管理。

    • 陡坡地毛竹林多花黄精种群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坡位效应

      2012, 20(6):555-560.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2.06.003

      摘要 (2607) HTML (0) PDF 1.25 M (3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林分结构基本一致的陡坡地粗放经营毛竹纯林为对象, 调查分析了同一面坡不同坡位毛竹林(Phyllostachys edulis (Carr.) H. de Lehaie)下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种群的生长状况和生物量积累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坡位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的种群密度、叶片叶绿素值和叶、根生物量积累及叶、根、地下块茎生物量分配比例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坡位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生物量分配格局均为地下块茎>根>叶≈地上茎, 地下块茎生物量分配比例占70%以上, 而其它器官的生物量分配较为均匀。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种群生长和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具有明显的坡位效应, 在试验毛竹林林分结构和经营水平一致的情况下, 宜选择下坡位进行毛竹多花黄精复合经营。

    • 戴云山黄山松群落主要树种更新生态位研究

      2012, 20(6):561-565.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2.06.004

      摘要 (2700) HTML (0) PDF 1.21 M (34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戴云山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群落的分化与动态更新, 采用改进的更新生态位宽度和更新生态位重叠公式研究黄山松群落主要树种的更新生态位。结果表明, 不同物种对空间资源的利用存在差异, 不同物种具有不同的更新生态位宽度, 物种间的更新生态位重叠值也不同。在群落乔木层, 黄山松的更新生态宽度最大, 因此, 黄山松在群落中占优势地位。黄山松与其它物种的更新生态位重叠值为0.1~0.39, 表明黄山松与其它树种存在共用资源利用谱。黄山松与窄基红褐柃(Eurya rubiginosa)和短尾越桔(Vaccinium carlesii)的更新生态位重叠值较大, 与这些物种的竞争和排斥作用明显, 不利于黄山松幼苗和幼树更新, 因此建议采用人工抚育措施并加强保护, 提高黄山松幼苗和幼树的成活率, 使群落处于稳定状态。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 1-MCP对‘珍珠’番石榴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2012, 20(6):566-570.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2.06.005

      摘要 (2669) HTML (0) PDF 1.36 M (34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改善番石榴贮藏性能的方法, ‘珍珠’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Pearl’)果实用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冷藏(15℃)处理, 研究其贮藏生理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 μL L-1的1-MCP处理能有效抑制番石榴果实软化和果皮退绿;1-MCP处理抑制了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上升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同时,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下降, 延缓了果实中丙二醛(MDA)的积累。因此, 1-MCP处理结合低温可有效改善‘珍珠’番石榴的贮藏性能。

    • 闽产李果实氨基酸组成及其营养分析

      2012, 20(6):571-577.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2.06.006

      摘要 (2648) HTML (0) PDF 1.22 M (28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弄清闽产李(Prunus salicina)果实的氨基酸含量、组成及营养价值,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李果实的各种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李果实含有18种蛋白质氨基酸和3种非蛋白质氨基酸。‘田黄’李的牛磺酸含量与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均最高, 分别为26.54 mg (100 g)-1和496.14 mg (100 g)-1;‘皇后’李的鸟氨酸、药用氨基酸、酸味氨基酸含量以及特殊功效蛋白质氨基酸的比例均最高, 分别为0.36 mg (100 g)-1、364.67 mg (100 g)-1、298.28 mg (100 g)-1和73.45%;早熟‘胭脂’李的γ-氨基丁酸含量最高, 为7.98 mg (100 g)-1;‘大胭脂’李的支链氨基酸含量最高, 为46.77 mg (100 g)-1。李果实中的氨基酸种类齐全, 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 番木瓜SCoT反应体系建立及引物筛选

      2012, 20(6):578-584.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2.06.007

      摘要 (2444) HTML (0) PDF 2.50 M (24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番木瓜(Carica papaya L.) SCoT-PC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 并对引物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 在20 μL的番木瓜SCoT-PCR反应体系中, 包含2.0 mmol L-1 Mg2+, 0.3 mmol L-1 dNTPs, 0.8 μmol L-1引物, 30 mg L-1模板DNA和1.0 U Taq聚合酶。运用该体系对不同引物和22个番木瓜品种进行验证, 扩增的稳定性、可靠性良好, 且分辨率较高, 同时筛选出多态性丰富的5条引物和5对引物组合。因此, 优化的番木瓜SCoT-PCR反应体系可用于种质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 >植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
    • 一株茄病镰刀菌的代谢产物研究

      2012, 20(6):585-590.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2.06.008

      摘要 (2335) HTML (0) PDF 1.44 M (32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株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固体发酵培养物经柱层析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 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1)、水杨酸甲酯 (2)、水杨酸戊酯 (3)、香草乙酮 (4)、草夹竹桃苷 (5)、2-甲氧基-4-乙烯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 (6)、1-O-β-D-glucopyranosyl-(2S,3R,8E)-2-[(2R)-2-hydroxylpal-mitoylamino]-8-octadecene-1,3-diol (7)、1-O-β-D-glucopyranosyl-(2S,3R,4E,8E)-2-[(2R)-2-hydroxyhex-adecanoylaino]-8-octadecene-1,3-diol (8)、脑苷脂D (9)和脑苷脂C (10)。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茄病镰刀菌中分离得到, 其中化合物6首次作为天然产物报道。

    • 芒果叶化学成分研究 II

      2012, 20(6):591-595.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2.06.009

      摘要 (2837) HTML (0) PDF 1.23 M (38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芒果(Mangifera indica L.)的化学成分, 从芒果叶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 分别鉴定为:(-)-secoisolariciresinol-9′-O-D-glucopyranoside (1)、7S,8R-erythro-4,7,9-tri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9′-O-β-D- glucopyranoside (2)、7R,8R-threo-4,7,9-tri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9′-O-β-D-glucopyranoside (3)、(7R/S,8R)-7,8-dihydro-9′-hydroxyl-3′-methoxyl-8-hydroxymethyl-7-(4-hydroxy-3-methoxyphenyl)-1′-benzofuranpropanol 9′-O-β-D-glucopyranoside (4)、citrusin D (5)、丁香苷(6)、2,6-二甲氧基-4-羟基苯基-1-O-β-D-葡萄糖苷(7)、原儿茶酸(8)、没食子酸(9)、没食子酸甲酯(10)、没食子酸乙酯(11)、4,5-二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12)、β-胡萝卜苷(13)。其中化合物1~7和12为首次从芒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疏花卫矛化学成分的研究

      2012, 20(6):596-601.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2.06.010

      摘要 (2623) HTML (0) PDF 1.22 M (30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疏花卫矛(Euonymus laxiflorus Champ. ex Benth.)树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 通过波谱分析(NMR、MS、IR等), 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羽扇豆醇 (1)、木栓酮 (2)、羽扇豆酮 (3)、 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 (4)、东莨菪内酯 (5)、 (+)-松脂醇 (6)、(-)-Isoyatein (7)、4-羟基-3-甲氧基肉桂醛 (8)、京尼平苷酸 (9)、胆甾醇 (10)、(8R,8′R,9R)-cubebin (11)、(8R,8′R,9S)-cubebin (12)、 4-羟基-3,5-二甲氧基肉桂醛 (13)、二十六碳酸 (14)。化合物1~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植物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
    • 中国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丽蕾金线兰

      2012, 20(6):602-604.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2.06.011

      摘要 (3219) HTML (0) PDF 10.08 M (205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 即丽蕾金线兰(Anoectochilus lylei Rolfe ex Downie), 并提供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照片。本种唇瓣白色, 呈“Y”形, 上唇裂片条状长圆形, 中唇有1~3条极短的裂片, 距内有2个盾状的胼胝体

    • 小檗科紫云小檗的名实订正

      2012, 20(6):605-607.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2.06.012

      摘要 (2340) HTML (0) PDF 11.37 M (15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野外考察和查阅模式标本的基础上, 将紫云小檗(Berberis ziyunensis P. K. Hsiao & Z. Y. Li)与单花小檗(B. uniflora F. N. Wei & Y. G. Wei)归并。

    • 豆科黄檀属的二个新异名

      2012, 20(6):608-611.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2.06.013

      摘要 (2598) HTML (0) PDF 4.08 M (24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比较研究标本馆馆藏标本的基础上, 确认Dalbergia esquirolii H. Lévl.与滇黔黄檀(D. yunnanensis Franch.), 西盟黄檀(D. ximengensis Y. Y. Qian)与多裂黄檀(D. rimosa Roxb.)分别为同种植物, 因此予以归并。

    • 中国大陆一苔类新记录种——糙叶拟蒴囊苔

      2012, 20(6):612-614.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2.06.014

      摘要 (2213) HTML (0) PDF 2.33 M (22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报道产自中国大陆贵州省的拟蒴囊苔属(Saccogynidium)一新记录种——糙叶拟蒴囊苔[S. muricellum (De Not.) Grolle]。本种与刺叶拟蒴囊苔(S. irregularospinum Gao, Cao & Lai)主要的区别特征在于侧叶先端具2枚短齿, 齿仅由1个细胞组成;其腹叶先端的齿也较短。依据贵州的标本, 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线条图。

    • 中国藓类植物一新记录种——木何兰小石藓

      2012, 20(6):615-617.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2.06.015

      摘要 (2619) HTML (0) PDF 8.29 M (16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报道中国藓类植物一新记录种——木何兰小石藓(Weissia muhlenbergiana), 提供了详细的特征描述和显微照片以及孢子电镜扫描照片, 同时比较了该种与属内近似种类的异同。

    • 毛菍传粉生物学研究

      2012, 20(6):618-625.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2.06.016

      摘要 (1729) HTML (0) PDF 7.75 M (18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毛菍(Melastoma sanguineum Sims)传粉生物学特性, 对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缘、林内和林隙3个生境内毛菍的花期、花部形态、访花昆虫等进行观察, 同时对其繁育系统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毛菍无花蜜分泌;花瓣对访花昆虫有吸引作用;访花昆虫主要有蜂类、食蚜蝇类和丽金龟类;主要传粉昆虫有木蜂、熊蜂, 其中木蜂传粉活动最为活跃, 为最有效传粉昆虫。毛菍具典型的异型雄蕊, 长、短雄蕊在传粉过程中具有明确的功能分化, 推测这是毛菍保证传粉成功的策略。毛菍为自交亲和的异交种, 需要昆虫传粉;人工自交和异交均具有较高的坐果率;不存在无融合生殖、主动自花授粉和滞后自交的生殖保障现象;其繁育系统是兼性自交。昼夜温差较小和相对湿度较高的林内和林隙生境有利于延长群体花期;光照充足、温度相对较高的林缘生境, 花朵发育较快, 柱头可授性的时间稍早。花粉、传粉者和环境条件是制约毛菍野外传粉效率的主要因素。

    • 寿竹的秆形特征及纤维形态研究

      2012, 20(6):626-633.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2.06.017

      摘要 (1796) HTML (0) PDF 1.59 M (28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寿竹(Phyllostachys reticulata ‘Shouzhu’)的材质特性, 分析寿竹的造纸性能, 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和慈竹(Bambusa emeiensis L. C. Chia & H. L. Fung)为对照, 对重庆市梁平县寿竹秆形结构的垂直变化、材积与生物量以及纤维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寿竹秆的节间长度随竹高度呈现先长后短的变化趋势, 直径与壁厚均随竹秆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寿竹材积的模型为V=0.000939H+0.001861D-0.01374, 生物量模型为W=1.297D+2.053H-16.666。寿竹纤维长度平均为2.47 mm, 以2~3 mm分布最多, 长宽比大于100, 属于制作优良纸张的较好纤维;纤维壁腔比较大, 达3.85。相对毛竹而言, 寿竹竹秆的节间长度更长, 垂直方向上材积分布更加均匀, 纤维长、长宽比大。寿竹与慈竹的纤维长度差异不大, 但纤维长宽比小于慈竹, 壁腔比大于慈竹。寿竹节间长, 垂直分布均匀, 材积和生物量大, 是优良的板材利用原料;寿竹纤维长, 长宽比大, 是优良的造纸原料, 造纸性能优于毛竹略次于慈竹。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维管植物标本数据统计分析

      2012, 20(6):634-641.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2.06.018

      摘要 (1680) HTML (0) PDF 1.78 M (28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充分利用植物标本信息, 从植物标本与物种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维管植物标本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 该馆馆藏标本统计时已录入696298号、716469份腊叶标本, 分别隶属于354科5813属48707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 其中包括蕨类植物59科253属2105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裸子植物11科64属 557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被子植物284科5496属46045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标本分别采自中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以及其它107个国家或地区(98个国家, 9个地区或岛屿);国内标本采自广东省的最多, 国外标本采自美国的最多。其中模式标本6351号, 隶属于194科938属4373种。还对标本馆今后的采集工作提出了建议。这些数据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 >研究进展
    • 植物基因打靶技术及其应用

      2012, 20(6):642-648.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2.06.019

      摘要 (1772) HTML (0) PDF 1.20 M (27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植物基因打靶技术的原理、操作程序、打靶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并就如何有效地提高打靶效率提出了建议, 同时对该技术在植物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主编:叶清

创刊:J Trop Suptrop Bot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3395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374/Q

国内邮发代号: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