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叶清
创刊:J Trop Suptrop Bot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3395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374/Q
国内邮发代号: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1, 19(6):493-498.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1.06.001
摘要:采用基因组DNA富集文库法FIASCO(Fast isolation by AFLP of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从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基因组中分离和筛选了10个新的微卫星位点,进而对掌叶木茂兰自然分布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每个位点在30株掌叶木个体上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3.5(3~5个),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650(0.267~0.900),平均预期杂合度(HE)为0.494(0.224~0.652)。每个位点的第一排除概率值Pr(Ex1)为0.029~0.240,位点综合值为0.7496。单个位点的第二排除概率Pr(Ex2)为0.123~0.419,位点综合值为0.9517。这些信息预示着这些微卫星标记可以为研究喀斯特特有濒危树种掌叶木的基因流及居群遗传结构提供有效的遗传工具。
2011, 19(6):499-505.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1.06.002
摘要:采用TAIL-PCR技术从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叶片中克隆得到查耳酮合成酶基因(Chalcone synthase)的启动子,命名为ECHSP, 长度为750 bp,其具有TATA BOX、CAAT BOX、MYB结合位点、MYC结合位点等元件。对箭叶淫羊藿、木鱼坪淫羊藿(E. franchetii)、粗毛淫羊藿(E. acuminatum)、直距淫羊藿(E. mikinorii)、黔岭淫羊藿(E. leptorrhizum)等5种植物的CHS启动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HS启动子的核苷酸多态性丰富,表明CHS 的表达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灵活调节。ECHSP与其他植物的CHS启动子序列进行比较,其TATA box的位置可能与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相关。此外,进化分析表明ECHSP的核苷酸序列可应用于淫羊藿属植物的系统进化研究。
2011, 19(6):506-512.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1.06.003
摘要: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东省内分布的能源植物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 13个野生居群共215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9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了81个位点,其中76个是多态性位点。结果表明, 广东五节芒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很高,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3.8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3969,Shannon's信息指数(Hsp)为0.5724;居群水平上,PPB=81.91%,He=0.3015,Hpop=0.4460。居群间的遗传分化低于居群内的遗传分化,居群间遗传多样性分化系数(Gst)为0.2379,居群间基因流(Nm)为1.6018。AMOVA分析表明,广东五节芒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20.44%,居群内的遗传变异占79.56%。居群的地理分布和遗传多样性分布没有直接的相关性。Mantel检测表明,居群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r=-0.2811,P=0.9590), 居群遗传多样性无明显的地域性分布格局。
2011, 19(6):513-518.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1.06.004
摘要:采用RT-PCR技术从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叶片中克隆到1个PsbS基因,命名为PePsbS (GenBank No. FJ600727),其编码区为810 bp,编码269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PePsbS编码的蛋白与其它单子叶植物的PsbS蛋白有很高的相似性。蛋白结构分析表明,PePsbS基因编码蛋白包含导肽部分和成熟蛋白,其中成熟蛋白包含4个跨膜结构域。将PePsbS基因编码成熟蛋白的序列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3a中,并转入大肠杆菌,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结果表明, 41℃下诱导4 h的表达效果最好,目的蛋白含量约占总蛋白的21.5%,分子量约为22.0 kD。这说明温度和诱导时间明显影响PePsbS基因的表达。
于冯 , 郑春芳 , 施孟如 , 刘伟成 , 仇建标 , 冀德伟 , 黄丽 , 陈少波
2011, 19(6):519-523.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1.06.005
摘要:对适用于秋茄(Kandelia candel)叶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酚抽提法提取的蛋白质浓度较低,约1.7 μg μL-1,SDS-PAGE电泳后几乎无条带;而采用改良TCA-丙酮沉淀法可显著提高提取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可达12.4 μg μL-1。秋茄叶片蛋白质主要分布在pH 4~7的范围内,最适于采用pH 3~10 NL的胶条,17 cm胶条的最适上样量为400 μg,经银染后可得蛋白点约(564±34)个。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秋茄叶片全蛋白质组,按优化的参数进行双向电泳分离,获得了高分辨率、高重复性的图谱,可用于秋茄蛋白质组学研究。
2011, 19(6):524-528.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1.06.006
摘要:用0.13%和0.013%植酸对月季切花进行处理,探讨了植酸对月季切花瓶插寿命及衰老过程中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13%和0.013%植酸处理的切花,瓶插寿命分别延长了2.3 d和1.4 d。植酸处理抑制了O2-.含量的增加和POD活性的提高,从而减轻了O2-.对植物细胞的伤害即抑制丙二醛含量增加,同时抑制了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改善了切花吸水状况,并最终延长瓶插寿命。其中, 0.13%植酸处理的效果较好。因此,植酸能够有效延长月季切花的瓶插寿命,可应用于月季切花的瓶插保鲜。
2011, 19(6):529-535.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1.06.007
摘要:对星油藤(Plukenetia volubilis L.)成熟种子特征及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星油藤种子的萌发对温度非常敏感,低温(15℃)下种子的萌发率极低;在25℃~35℃的适宜温度下,2周内种子全部萌发,25℃/15℃的变温没有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光照不是星油藤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但能使种子在变温条件下萌发率降低。种子经极度脱水(1.55%)和液氮处理24 h后,在合适温度(30℃)下仍能全部萌发。常温环境(25℃~35℃,适宜水分)下星油藤种子就可以非常好地萌发,这也是原产地热带雨林林下幼苗更新良好的原因,因此,星油藤适宜采用种子育苗。
2011, 19(6):536-542.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1.06.008
摘要:研究了美人蕉(Canna indica Linn.)、风车草(Cyperus flabelliformis Rottb.)和水鬼蕉(Hymenocallis littoralis (Jack.) Salisb.) 3种湿地植物在人工气候室水培条件下的根系溶解性有机碳分泌物分泌量及其与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风车草和美人蕉的植株总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接近,根系溶解性有机分泌物分泌量也接近。水鬼蕉的总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显著低于风车草和美人蕉(P<0.01),根系溶解性有机分泌物分泌量也显著低于风车草和美人蕉(P<0.01)。但美人蕉、风车草和水鬼蕉根系单位质量的溶解性有机碳分泌物的分泌量接近,分别为4.21 mg g-1d-1、5.28 mg g-1d-1和4.03 mg g-1d-1。3种湿地植物的根系溶解性有机碳分泌物分泌量与植株总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
和霞 , 杜凡 , 杨宇明 , 尹伍元 , 庄翠珍 , 岩香甩 , 赵明旭
2011, 19(6):543-548.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1.06.009
摘要:利用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多次考察形成的种子植物数据库,结合通过GIS生成的区域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分析了该区域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及物种密度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科、属、种的丰富度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在中海拔区域达到最大值,科、种的丰富度最大值出现在海拔1400~1800 m的范围内,属的丰富度最大值出现在1000~1400 m的海拔范围。科、属、种的密度随海拔升高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后再上升;且最大值都出现在保护区最高海拔3000~3400 m的范围内。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密度分布格局明显受到海拔梯度的影响,海拔梯度综合了水热条件等诸多因素。铜壁关种子植物科、属、种水平上的物种丰富度的海拔分布格局符合中域效应假说;同时还对目前常用的计算物种密度的"对数模型"方法的普遍适用性提出质疑。
2011, 19(6):549-553.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1.06.010
摘要:Michelia tonkinensis A. Chev.这个名称在发表时未指定模式,曾被处理为M. balansae (Aug. DC.) Dandy的异名。在查阅了其原白和原始材料后,确认采自越南北部Tuyen Quang省的标本——Fleury 37.667 (P)是该种唯一的原始材料,应该作为模式看待,同时确认Michelia tonkinensis是一独立的种,不应该处理为M. balansae的异名。此外,还提供了M. tonkinensis的异名、俗名、描述、分布及查阅的标本等综合信息。
2011, 19(6):554-557.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1.06.011
摘要:报道中国茜草科(Rubiaceae)玉叶金花属一新记录种——长瓣玉叶金花(Mussaenda longipetala H. L. Li)。该种在形态上与尾裂玉叶金花(M. caudatiloba D. Fang)和狭瓣玉叶金花(M. lancipetal X. F. Deng & D. X. Zhang)相似,但区别在于叶片长圆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托叶早落,正常的萼裂片长6~8 mm,花冠管长约3 cm,裂片披针形,长约12 mm。目前仅知分布于越南北部的广宁省和中国的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凭证标本存放于广西植物标本馆(IBK)。
曾艳波 , 梅文莉 , 刘寿柏 , 杨涛 , 李小娜 , 戴好富
2011, 19(6):561-564.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1.06.013
摘要:从红树林树植物瓶花木(Scyphiphora hydrophyllacea Gaertn. f.)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shanzhigenin methyl ester (1)、1-epishanzhigenin methyl ester (2)、山柰酚 (3)、芹菜素 (4)和 5,7,2'-trihydroxy-3,6,8,4',5'-pentamethoxyflavone (5)。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瓶花木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的混合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有较强的生长抑制活性。
2011, 19(6):565-570.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1.06.014
摘要:为研究根际pH对檀香的生长和寄主偏好性的影响,用便携式酸度计检测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檀香园及附近的61种植物根部的pH值,并考察了檀香在不同pH梯度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几乎所有优良寄主根部的pH值均为5.0~6.0;在pH 5.5的培养条件下,檀香茎和根的长度明显比在其他pH值下的要长。这说明檀香生长的最佳根际pH值为5.5。这有助于对檀香优良寄主进行选择。
2011, 19(6):571-575.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1.06.015
摘要:采用美国Supelco公司生产的CarboxenTM/PDMS、DVB/CAR/PDMS和PDMS/DVB 3种固相微萃取头萃取厚皮甜瓜(Cucumis melo L.)果汁中的香气成分,并用气质联用仪对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3种萃取头检测到的香气成分均以酯类为主,醇类和醛类较少。CarboxenTM/PDMS萃取的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达91.55%,特征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达到63.01%;DVB/CAR/PDMS也可以全面萃取甜瓜香气,但香气成分与特征香气的相对含量及总峰面积比CarboxenTM/PDMS的低;PDMS/DVB萃取头吸附的香气成分种类最少,相对含量最低。可见,对厚皮甜瓜果汁香气成分的萃取以CarboxenTM/PDMS萃取头较好。
2011, 19(6):576-584.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1.06.016
摘要:综述了降解花色苷的酶类及其降解机理的研究进展。降解花色苷的酶有花色苷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果胶酶。花色苷酶和果胶酶均能水解花色苷糖苷键产生花色素和糖,花色素很不稳定,因吡喃烊环极易开环可自发转换成无色衍生物。花色苷不能直接作为PPO或POD的底物;PPO和POD氧化、降解花色苷须依赖具邻二酚结构的其他酚类的存在,经连续型的偶联氧化机制实现,PPO和POD分别在氧和H2O2存在时将其他酚类氧化为邻位醌类,邻位醌将花色苷氧化为花色苷邻位醌、自身被还原为酚,邻位醌与花色苷醌间或花色苷醌相互间发生非酶促自发聚合、形成黑色素。花色苷的体内降解可能是若干种酶的同时催化下完成的,这为花色苷体内降解机理的研究和人工调控酶活性以稳定或降解花色苷提供参考。
2011, 19(6):585-590.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1.06.017
摘要: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遗传转化体系对其功能基因的研究和基因工程育种有重要影响,对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影响番茄遗传转化效率的几个因素,如番茄的基因型、外植体状态、预培养和侵染过程、分化培养基中的激素和抗生素配比以及不同的外源基因等问题。并对今后的番茄遗传转化研究进行了展望。
主编:叶清
创刊:J Trop Suptrop Bot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3395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374/Q
国内邮发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