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第17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小桐子花的性别与开花时间的相互关系

      2009, 17(1):1-4.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1.2099

      摘要 (3030) HTML (0) PDF 539.10 K (2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花序上小花的开花顺序和小花性别的观察,发现其聚伞花序中心花的性别与其开花时间相关联,同时还和周围其它小花的性别有很大的相关性。中心花若是在整个花序开花的第一天开放,仅有23.2%的可能是雌花;若在第二天及以后开放,有85%以上的可能为雌花。而中心花的性别又与其它花的性别相关,中心花如为雌花,那么聚伞花序上的其它小花有80%的可能性为雌花;但中心花若为雄花,那么整个聚伞花序上将不会再有雌花。研究小桐子的开花行为及性别控制规律,对于进一步人工调控小桐子花的性别表达,提高小桐子的产量、培育高产稳产品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濒危植物金花茶开花物候和生殖构件特征

      2009, 17(1):5-11.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1.2061

      摘要 (3645) HTML (0) PDF 866.19 K (23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桂林雁山迁地保护的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开花物候和生殖构件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单花开放过程可分为蕾松、初开、盛开、落花4个阶段,单花寿命约2~8 d;(2)个体花期长,始花时间变异大,单株花期平均为37 d,始花时间可相差2个多月,种群始花时间为1月上旬,3月上旬达到开花高峰期,花期持续近3个月;(3)生殖构件的数量与个体径级和树冠层次有一定关系,地径大于6 cm的个体,其单株花数、生殖枝数、生殖枝比率显著高于地径小于4 cm和4~6 cm个体,而每生殖枝花数则无显著差异;不同树冠层次之间,平均生殖枝数和生殖枝比率,以中、下层显著高于上层,而每生殖枝花数以上层最高,花数在不同冠层之间无显著差异;(4)花芽期败育率为16.33%,花期败育率为63.05%,果期败育率为44.09%,败育率在不同径级个体和不同冠层之间有一定差异;败育率高,结实率低,种子产量少,是金花茶濒危的一个主要原因;(5)开花数目与花期长度呈正相关,个体始花时间与花期长度、座果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 槲蕨配子体形态发育的研究

      2009, 17(1):12-16.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1.2054

      摘要 (2779) HTML (0) PDF 2.23 M (15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无机培养基和土壤培养基分别培养槲蕨孢子,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其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形态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孢子黄色,具单裂缝,赤道面观豆形,极面观椭圆形,不具周壁,孢子外壁局部具大小不一的颗粒状纹饰。接种后10~12 d孢子萌发,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配子体发育为槲蕨型。接种后20 d左右发育为片状体,片状体形成顶端细胞的时间较晚。毛状体出现在片状体形成之后,数量丰富,多为单细胞,分布于原叶体背腹面及边缘。接种后60 d左右发育形成幼原叶体,成熟原叶体呈心脏形。接种后65d左右开始有性器官出现,精子器的出现较颈卵器早10 d左右。颈卵器成熟后,颈部常向原叶体基部倾斜或弯曲。原叶体受精后幼胚突破颈卵器生长。

    • 外来物种黄顶菊花器官分化的初步研究

      2009, 17(1):17-23.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1.2124

      摘要 (3028) HTML (0) PDF 2.54 M (18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 (L.) Kuntz)花序发育过程中蝎尾状聚伞花序、头状花序和小花的形成。黄顶菊的花序由主轴及一至三级分枝组成, 各级分枝交互对生,形成方式相同。植株主轴和侧枝顶端的每个花序由3~6个蝎尾状聚伞花序密集而成;每一蝎尾状聚伞花序由5~15个头状花序组成;每一头状花序中有4~11枚小花。小花分化顺序为5个花冠原基、5个雄蕊原基和2个心皮原基。2007年,天津地区黄顶菊的花期是7月下旬到9月下旬。7月中旬,花序和花器官原基不断形成并分化, 至花器官成熟经历的时间约15 d。

    • 小花盾叶薯蓣减数分裂与雄配子发育细胞学观察

      2009, 17(1):24-28.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1.2036

      摘要 (3001) HTML (0) PDF 1.61 M (24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压片法对小花盾叶薯蓣(Dioscorea parviflora C. T. Ting)小孢子减数分裂与雄配子体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小花盾叶薯蓣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Ⅱ染色体排列主要有4种类型: 平行型、“八”字型、垂直(同面)、垂直(异面); 四分体有3种类型: 左右对称型、四面体型、交叉型; 小花盾叶薯蓣雄配子发育可分为5个时期: 单核居中期、单核靠边期、单核后期、双核初期和双核期。同时型胞质分裂和2-细胞型花粉证实了小花盾叶薯蓣所在薯蓣科是较原始的被子植物; 小花盾叶薯蓣减数分裂中期Ⅱ染色体排列多样性与2n配子发生无关。

    • 稻属三种植物叶片下表皮的形态比较

      2009, 17(1):29-37.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1.2018

      摘要 (2680) HTML (0) PDF 0.00 Byte (25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稻属有20多种,其中有3种和其他物种明显不同。Oryza eichingeri被认为在亚洲和非洲间断分布;O. officinalis和O. punctata被证明同时含有二倍体和四倍体。为了识别种内微形态差异,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这3物种的成熟叶片下表皮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O. eichingeri的叶脉长细胞乳突形状在种内是不一致的,除了斯里兰卡地理宗具有的瘤状乳突外,乌干达地理宗还具有长条状的乳突;同样,种内多样性也存在于O. officinalis和O. punctata内,特别存在于它们不同倍性的细胞型间。在O. officinalis中,四倍体有粒状气孔器外围乳突和脉带表皮毛较少,二倍体细胞型具有三角形拱状排列的气孔器外围乳突和较密集的脉带表皮毛;而在O. punctata中,和四倍体相比,二倍体具有小的长细胞表面乳突和低密度分布的气孔。这些稳定的差异为3种植物的种内鉴定和分类修订提供了新的证据。

    • 爬山虎属三种植物吸盘的解剖学研究

      2009, 17(1):38-42.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1.2123

      摘要 (2980) HTML (0) PDF 2.09 M (20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3种爬山虎属(Parthenocissus)植物的吸盘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吸盘膨大部位、吸附方式、卷须长短及托叶可以作为种的分类依据;3种植物的吸盘均由表皮、皮层、维管柱组成,未吸附表皮细胞外弦壁增厚,具角质层;吸盘膨大主要是由维管柱扩大而非表皮细胞膨大引起;吸盘未吸附部位的皮层细胞含有较多晶体;吸盘膨大时维管柱转变成维管束,维管形成层活动期较短。3种植物的吸附结构由表皮及皮层细胞反分化分裂形成多层指状细胞构成。

    • 广东甘蔗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2009, 17(1):43-48.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1.2105

      摘要 (3008) HTML (0) PDF 1.01 M (26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15对多态性较好的AFLP引物对广东育成的41个甘蔗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每对引物的多态性位点平均为61.5,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77.40%。41个甘蔗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210~0.9211,平均为0.6842,遗传多样性属中等水平。聚类分析把41个品种分为2大类,在系谱中亲缘关系密切的大多数品种,如粤农81-762与粤农85-1285和粤农86-295,粤糖57-423与粤糖85-5和粤糖85-177等都能分别聚在一起。但也有例外,如粤糖83-251和粤糖83-271,都是CP72-1210×华南56-12组合的后代,但没有归为同一类。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不同年代的品种多样性指数差异明显,最高是80年代,为0.3072,最低是60年代,为0.1162;不同单位选育的品种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为0.2756~0.3061。加强新种质利用是有效提高甘蔗品种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 人工合成启动子SAR在拟南芥中的表达分析

      2009, 17(1):49-53.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1.2082

      摘要 (2836) HTML (0) PDF 1.09 M (23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植物防御基因中的病原诱导响应元件和最小35S启动子(-62~+1),人工合成了启动子SAR,并以GUS基因为报告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分析了合成启动子的表达特性。通过对转基因拟南芥GUS组织染色的分析表明:SAR启动子在子叶、毛刺、根茎交接处和根系中优势表达,在老叶中的表达量高于幼叶,说明SAR启动子具有组织和发育表达特异性。

    • 珠海地区小型抽水型与非抽水型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

      2009, 17(1):54-61.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1.2087

      摘要 (2557) HTML (0) PDF 1.14 M (2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于2006年4月、8月、12月对珠海的3座抽水型水库和3座非抽水型水库的水质和浮游植物进行采样和测定。抽水型水库和非抽水型水库的浮游植物分别有67种和56种。蓝藻门的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湖丝藻(Limnothrix redekei)和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kiborskii)仅在抽水型水库中检到,而绿藻门的鼓藻(Cosmarium sp.)仅在非抽水型水库中检到。抽水型水库浮游植物种类的季节变化比非抽水型水库明显,且浮游植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均高于非抽水型水库。抽水型水库浮游植物丰度在1.25×105~4.38×106 cells L-1之间,以蓝藻和小型绿藻为主;非抽水型水库浮游植物丰度在7.1×104~4.61 ×106 cells L-1之间,以绿藻门中的鼓藻为主。抽水型水库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在2.3~8.8 mg L-1之间,非抽水型水库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在1.3~5.6 mg L-1之间。抽水型水库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在冬春季高于夏季,而非抽水型水库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动态相反。抽水型水库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非抽水型水库浮游植物具有相对稳定的群落季节变化,其优势种的组成较为稳定。对于抽水型水库而言,咸潮前期集中调水入库,不仅改变了水库的营养盐负荷,也改变了水库水动力学的季节动态,这也是导致抽水型与非抽水型水库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动态上存在明显差别的关键因素。

    • 濒危植物桫椤个体生态场梯度的研究

      2009, 17(1):62-67.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1.2076

      摘要 (2894) HTML (0) PDF 701.98 K (15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构建濒危植物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个体生态场梯度模型,研究桫椤个体生态场梯度的变化特征。随着与场源距离的增加,桫椤个体生态场梯度先逐渐升高,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降低并收敛于零,其变化形式符合Rayleigh分布。不同地段的桫椤种群个体场梯度大小变化幅度不同,最大场梯度值以及出现最大场梯度时的作用距离亦不相同。随作用距离增加,场梯度的收敛速度差异增大。

    • 球形棕囊藻对五种水生动物的急性毒性作用

      2009, 17(1):68-73.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1.2107

      摘要 (2753) HTML (0) PDF 1.75 M (21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室内半静水法研究球形棕囊藻培养液、藻细胞悬浮液、去藻细胞滤液、藻细胞内容物、藻细胞碎片以及溶血毒素粗提物对卤虫(Artemia sinica)、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a)、赤点石斑鱼幼鱼(Epinephelus akaara)和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5种水生动物的影响,并对其致毒途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培养液、藻细胞悬浮液处理卤虫,其运动速度下降,时培养液、藻细胞悬浮液与毒素粗提物处理轮虫72 h,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卤虫、轮虫消化道中充满藻细胞,提示摄食球形棕囊藻可能是引起卤虫、轮虫中毒的主要途径。培养液、滤液和藻细胞内容物对赤点石斑鱼幼鱼均有显著的致死作用,而藻细胞碎片和溶血毒素粗提物对幼鱼的存活无明显影响,表明球形棕囊藻细胞表面并不存在毒性物质,球形棕囊藻可能会分泌有毒物质进入水体,进而影响鱼类的生长。培养液、藻细胞悬浮液、去藻细胞滤液、毒素粗提物处理蒙古裸腹溞72 h虽有死亡,但存活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南美白对虾的情况与蒙古裸腹溞类似,表明球形棕囊藻及相关组分对蒙古裸腹溞和对虾的影响较小。这些结果表明,球形棕囊藻对不同生物的毒害作用不同;摄食和分泌有毒、有害物是球形棕囊藻引致生物中毒的主要途径;除了溶血毒素以外,球形棕囊藻还可能产生其他鱼毒性物质。

    • 槟榔果实的酚类化学成分与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2009, 17(1):74-76.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1.2102

      摘要 (3225) HTML (0) PDF 341.44 K (23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槟榔(Areca catechu L.)果实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了5个酚类成分, 经波谱分析, 分别鉴定为:异鼠李素(1)、金圣草黄素(2)、木犀草素(3)、(±)-4′,5-二羟基-3′,5′,7-三甲氧基黄烷酮(4a, 4b)和巴西红厚壳素(5)。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表明化合物5对MR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 一株白粉寄生菌的酚类代谢产物

      2009, 17(1):77-79.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1.2090

      摘要 (2576) HTML (0) PDF 312.78 K (17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得自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一株白粉寄生菌(Ampelomyces sp.)SC0307固体发酵物中分离得到7个酚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2,5-二羟基苯甲醇(1)、对羟基苯甲酸(2)、2,5-二羟基苯甲酸(3)、3,4-二羟基苯甲酸(4)、苯乙酸(5)、3,4-二甲氧基肉桂酸(6)、3,4,5-三甲氧基肉桂酸(7)。7个化合物均为从白粉寄生菌属真菌中首次分离获得。

    • 铁甲草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2009, 17(1):80-82.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1.2077

      摘要 (3245) HTML (0) PDF 213.86 K (24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方法, 研究了铁甲草(Cassia mimosoides Linn.)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从铁甲草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大黄素(1)、木犀草素(2)、间苯二酚(3)、齐墩果酸(4)、(R)-鹰爪三醇(5)、α-L-鼠李糖(6)、β-谷甾醇(7)和胡萝卜苷(8)。除化合物1以外, 其余均是首次从铁甲草中分离得到, 其中化合物5为首次在该科植物中发现。

    • 中国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新异名兼论华紫金牛亚属的地位

      2009, 17(1):83-85.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1.2197

      摘要 (2044) HTML (0) PDF 207.18 K (23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经仔细核对标本和野外实地考察,确认将Ardisia argenticaulis Y. P. Yang作为A. cymosa Blume的一新异名,并对华紫金牛亚属(subg.Chinensia)的地位进行了讨论。

    • 贵州泽泻科植物分布新记录—利川慈姑

      2009, 17(1):86-88.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1.2074

      摘要 (3095) HTML (0) PDF 414.20 K (22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前报道中国特有种—利川慈姑(Sagittaria lichuanensis)仅仅分布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的武夷山山脉以及湖北利川县, 该种在贵州的分布为新记录。对该种的形态特征和群落特点作了介绍, 同时还比较了该分布点与其它分布点之间生境条件的差异及分布格局。该种在贵州的分布使其地理分布状况从仅仅分布在我国的第三级阶梯变为分布于我国的第二、第三级阶梯。这一发现为研究慈姑属的地理分布规律以及系统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场所和证据。此外, 该种独特的生殖特点为比较不同生境条件下物种的生殖策略差异提供了有利条件。

    • 安徽省玄参科一新记录属─水茫草属

      2009, 17(1):89-90.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1.2121

      摘要 (2037) HTML (0) PDF 671.60 K (12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报道了安徽省玄参科一新记录属─水茫草属(Limosella L.),及一新记录种──水茫草(Limosella aquatica L.)。

    • 广西假糙苏属植物增补

      2009, 17(1):91-92.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1.2177

      摘要 (2488) HTML (0) PDF 117.60 K (16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报道假糙苏属(Paraphlomis)植物在中国广西2个新分类群和2个新记录种。2个新分类群是翅柄假糙苏(P. javanica (Blume) Prain var. pteropoda D. Fang & K. J. Yan)和白脉狭叶假糙苏(P. javanica (Blume) Prain var. angustifolia (C. Y. Wu) C. Y. Wu & H. W. Li f. albinervia D. Fang & K. J. Yan)。2个新记录种是刚毛假糙苏(P. hispida C. Y. Wu)和近革叶假糙苏(P. subcoriacea C. Y. Wu ex H. W. Li)。

    • 芒果、香蕉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2009, 17(1):93-97.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1.2120

      摘要 (2794) HTML (0) PDF 623.77 K (17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芒果、香蕉采后主要病害为炭疽病、蒂腐病、冠腐病、黑腐病、黑星病。生物防治是当前芒果、香蕉采后病害控制的重要研究方向。概述了生物防治芒果、香蕉采后病害的方法,包括诱抗剂、植物提取物、拮抗微生物在芒果、香蕉采后病害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

    • 沉香属植物研究进展

      2009, 17(1):98-104.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1.2068

      摘要 (3560) HTML (0) PDF 1008.82 K (37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土沉香的植物形态、生态学特性、迁地保护措施、沉香形成机理,造香、采收和加工分级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其药用价值、园林绿化、香精等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认为土沉香作为乡土树种,不仅经济和观赏价值较高,而且适应性强、繁殖简单、栽培容易、病虫害少,可大力推广种植土沉香。

主编:叶清

创刊:J Trop Suptrop Bot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3395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374/Q

国内邮发代号: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