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5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斑茅两个看家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其在基因芯片中的应用

      2007, 15(4):277-283.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7.4.001

      摘要 (2534) HTML (0) PDF 0.00 Byte (15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已发表的同源基因序列,利用RT-PCR技术分离了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s)的GAPDH和APRT两个看家基因片段,用它们作为cDNA芯片阳性参照,以未经聚乙二醇(PEG)胁迫处理的斑茅叶片为对照,和PEG胁迫的4组材料同cDNA芯片进行杂交分析。杂交结果显示,GAPDH杂交的Cy5与Cy3平均信噪比(Signal/Noise,S/N)分别为56.12和60.8,APRT杂交的Cy5与Cy3平均信噪比分别为 51.06和47.25,信噪比均很高;同时两个看家基因的杂交都显示出极强的信号,其中GAPDH的杂交信号值大于10000,APRT也在8000以上,杂交结果可靠。分析了PEG胁迫下4个时段BADH与两个看家基因的表达,BADH的表达有明显变化,而看家基因表达均较稳定。上述结果表明所克隆的两个看家基因在斑茅中表达量高,且PEG胁迫下表达较为稳定,是基因芯片理想的阳性参照。

    • 基因枪法转化水稻E32后代非目标农艺性状变异的研究

      2007, 15(4):284-289.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7.4.002

      摘要 (2476) HTML (0) PDF 0.00 Byte (17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基因枪法将4个抗真菌性病害基因(RAC22、RCH10、β-1,3-Glu和B-Rip)导入超级稻(Oryza sativa L.)恢复系E32中,经选择获得10个T4代转基因株系。分蘖盛期纹枯病抗性鉴定表明外源基因已在转基因株系中得到表达并获得抗性,这些转基因株系除了产生抗病性等目标性状的变异外,还发生生育期、植株形态、谷粒外观及产量性状等非目标农艺性状变异。对这些非目标性状进行遗传增益和稳定性分析表明,不同转化株系间或性状间的遗传增益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遗传增益最高的性状是单株穗数、着粒密度和单株产量;各性状中以株高、穗长和谷粒外观性状的变异程度最低,单株穗数和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通过选择可获得产量与品质性状均有提高的转基因水稻。

    • 乙烯利调控甘蔗生长前期基因表达初报

      2007, 15(4):290-293.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7.4.003

      摘要 (2497) HTML (0) PDF 0.00 Byte (18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甘蔗生长前期分别叶面喷施200 mg/L乙烯利和清水,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甘蔗在两种不同处理后体内基因表达差异情况,以期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和功能分析,探讨乙烯利调控甘蔗生长的分子机理。结果表明:经乙烯利处理后的甘蔗叶片,cDNA-AFLP产物多态性丰富,基因表达差异显著;部分差异片断序列与抗病、抗逆及促进光合作用等相关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 热带调水水库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与动态

      2007, 15(4):294-300.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7.4.004

      摘要 (2561) HTML (0) PDF 0.00 Byte (21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于2005年1-6月,对热带调水水库——大镜山水库的水文、营养盐(N、P)和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共检测到浮游植物76种;浮游植物总的细胞数量在4.925×106-63.65×106cells L-1之间,浮游植物的总生物量在1.632-20.420 mg L-1之间。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是主要优势藻,但是早春(1-3月)假鱼腥藻和肘状针杆藻(Synedra ulna)共同成为优势藻。浮游植物细胞的丰度晚春(4-6月)比早春的要高,但是生物量却比早春的低。水文过程与其它水库有一定的差别的典型调水水库,水温是引起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浮游植物组成与动态是受入库营养盐和水动力学的变化所影响的。

    • 桂花植冠的枝系构型分析

      2007, 15(4):301-306.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7.4.005

      摘要 (2413) HTML (0) PDF 0.00 Byte (18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Strahler法对福建省石峰寨风景区内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的枝系构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桂花的分枝格局参数,除总体分枝率和逐步分枝率SBR1:2无显著变化外,其余参数随着发育阶段的不同,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枝系构型分析的比较表明:成株阶段高生长不明显,以拓展上层空间为主,幼苗阶段表现出高生长,幼树阶段则表现出从高生长向横向生长过渡的趋势。通过分析叶片配置发现:在不同枝系上,叶片均集中于植冠内一级枝和二级枝上;叶片的大小从幼苗、幼树到成株阶段逐渐增大。这些说明桂花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枝系构型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反映了不同的适应对策。

    • 桂林岩溶石山阴香种群结构的研究

      2007, 15(4):307-314.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7.4.006

      摘要 (2735) HTML (0) PDF 0.00 Byte (19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了桂林岩溶石山阴香种群的高度、胸径和冠幅以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并采用分异指数量化了种群个体间高度、胸围和冠幅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 (1)阴香种群个体高度集中分布在2-8 m; 胸径集中分布在2-6 m; 冠幅多集中分布在1-4 m, 少数分布在5-7 m之间; (2)阴香种群个体的高度、胸围和冠幅多数为中等分异; (3)阴香种群以幼树和小树个体占多数, 自然更新能力较好, 处于稳定的增长状态, 这将有利于增加种群结构复杂性和稳定性。

    •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矮探春叶片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007, 15(4):315-323.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7.4.007

      摘要 (2954) HTML (0) PDF 0.00 Byte (15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矮探春(Jasminum humile L.)的叶片形态解剖特征进行了显微观察,分析了海拔梯度上叶片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矮探春叶片呈长椭圆形,叶肉组织分化明显;随着海拔升高叶面积、厚度、干重、饱和含水量、海绵组织厚度,主脉厚度以及厚角组织厚度/主脉厚度之比 (V/C) 等呈增大趋势,而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之比 (P/S) 则减小;叶片长/宽比、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比叶重在海拔梯度上无明显差异。叶面积、干重、饱和含水量、叶总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等参数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它们与P/S均呈显著负相关。叶面积、干重、叶肉海绵组织厚度和V/C等主要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并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增大;P/S随着土壤含水量和年降水量增加而减小;叶片厚度、饱和含水量和主脉厚度均随着温和度的降低而增大。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土壤水份和生长季温度可能是影响矮探春叶片形态解剖特征的主要因子。

    • 姜品种叶片形态学研究

      2007, 15(4):324-332.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7.4.008

      摘要 (2701) HTML (0) PDF 0.00 Byte (16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光镜和电镜对20个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品种的叶表皮细胞、气孔器进行了观察,对叶形指数进行了研究。发现姜叶片表皮细胞的形状主要有正六边形、长六边形和不规则六边形3种类型.气孔器均为平列型。气孔器的宽度位于21.5-31.0μm之间、气孔器指数在1.75-8.22范围内,叶形指数有较大差异等。表皮的这些特征为确定品种间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

    • 二倍体与四倍体绿玉树乳汁管分布特征的比较

      2007, 15(4):333-337.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7.4.009

      摘要 (2732) HTML (0) PDF 0.00 Byte (22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石蜡切片法、离析法以及徒手切片3种方法研究了绿玉树(Euphorbia tirucalli L.)乳汁管的分布,并对二倍体和四倍体植株茎的乳汁管分布和数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绿玉树乳汁管为无节型;初级乳汁管主要分布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在两年生茎的髓部也有分布;次级乳汁管以多级分支的形式无规则地散布在韧皮部中;末级乳汁管分布在皮层(或周皮)下部。随着茎成熟度增加,初级乳汁管数量和直径随之增加,直径增加到一定时便停滞,以增加数量的方式来缓解液压。与二倍体相比,相同成熟度的四倍体绿玉树乳汁管数量和直径都显著减少,其中嫩茎的初级乳汁管数量减少了5.5条,直径减少了8.4μm;一年生枝条初级乳汁管数量减少了10.7条,直径减少了9.6μm。

    • 花烛无菌苗液体增殖培养的影响因子

      2007, 15(4):338-342.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7.4.010

      摘要 (2343) HTML (0) PDF 0.00 Byte (15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花烛 (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 品种Sonate无菌苗为材料, 研究了液体培养条件下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蔗糖浓度、培养方式等因子对腋芽增殖的影响, 并比较了Sonate、Valentino和Julanba3个品种间腋芽增殖的差异。结果表明: 在液体振荡培养条件下, 以Nitsch + BA 0.5 mg L-1+ KT 1.0 mg L-1+ 蔗糖30 g L-1为Sonate适宜的增殖培养基; 在20 μmol m-2s-1弱光下培养25 d后转至40 μmol m-2s-1正常光照下培养, 对Sonate增殖效果较好,平均腋芽数可达11.1, 平均腋芽长为1.4 cm; 花烛腋芽增殖能力品种间存在差异,但3个品种均可在以上培养基和光照条件下快速增殖, 其中以Sonate和Valentino增殖较快。

    • 施硼对圆叶决明植株生长、养分含量及固氮能力的影响

      2007, 15(4):343-348.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7.4.011

      摘要 (2743) HTML (0) PDF 0.00 Byte (15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立田间小区试验,探讨在红壤中施用不同浓度的硼肥对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植株生长、牧草品质和根瘤固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5、3.0和4.5 kg hm-2硼肥处理的植株分枝数、根部重和植株生物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5.7%-36.7%、251%-493%和7.2%-34.2%,其中以施B 1.5 kg hm-2的处理较为适宜。施1.5、3.0和4.5 kg hm-2硼处理的植株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8.80%-31.38%、10.37%-31.26%和18.4%-37.9%,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提高8.80%-31.38%、15.6%-65.4%、10.5%-33.7%和1.43%-42.60%,其中也以1.5 kg hm-2的田间施硼量的效应最佳,适宜施用硼肥有利于圆叶决明植株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累积。施硼量为4.5 kg hm-2时,植株的硼含量最高;施B 3.0 kg hm-2 处理的植株根瘤重、根瘤数和根瘤固氮酶活性均达到最大值。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 1.5 kg hm-2 B是本试验条件下较佳的硼用量。

    • 1%三唑酮+15%乙蒜素WP和15%多菌灵+15%福美双WP对变叶木插穗的影响

      2007, 15(4):349-354.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7.4.012

      摘要 (3108) HTML (0) PDF 0.00 Byte (20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琴叶变叶木(Codiaeum variegatum var .pictum)为材料,用1%三唑酮+15%乙蒜素可湿性粉剂(三乙)和15%多菌灵+15%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多福)分别配制成不同浓度的系列溶液,对插穗浸泡处理3 h后扦插试验,研究这两种混合杀菌剂对插穗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乙和多福处理的最佳插穗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平均根直径、成活率分别高出对照26.2、15.4 mm、0.25 mm、60%和9.6、7.4 mm、0.36 mm、46.67%,与对照的差异均极显著(p<0.01)。结果还表明,三乙和多福浸泡3 h的理论最佳浓度分别为1.819 g L-1和1.894 g L-1,三乙浸泡优于多福(p<0.01)。

    • 下田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2007, 15(4):355-358.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7.4.013

      摘要 (2631) HTML (0) PDF 0.00 Byte (20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水蒸汽蒸馏法、两相溶剂萃取法提取下田菊(Adenostemma lavenia (L.) O. Ktze.)地上部分的挥发油, 提取10 h的挥发油得率为0.990%。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 并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从挥发油中共分离出36个峰, 鉴定了其中的35种成分, 占总量的99.56%, 其中α-荜澄茄油烯 (32.62%)、石竹烯 (24.97%) 和γ-榄香烯 (5.53%)为主要成分, 此外α- 石竹烯 (3.97%)、α-恰米烯 (3.57%)、双环 [4,3,0]-7-亚甲基-2,4,4-三甲基-2-乙烯基-壬烷 (3.41%)、γ-萜品烯 (3.07%)、d-柠檬烯 (2.57%)、α-蒎烯 (2.49%)及2-蒈烯 (2.28%)含量也较高。

    • 裸花紫珠的化学成分

      2007, 15(4):359-362.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7.4.014

      摘要 (2502) HTML (0) PDF 0.00 Byte (16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裸花紫珠 (Callicarpa nudiflora Hook.ex Arn.)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木犀草苷 (1), 木犀草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 (2), 木犀草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 (3), 2α ,3α ,19α -三羟基-乌索-12-烯-28-酸 (4), 乌索酸 (5), 2α -羟基-乌索酸 (6) 和齐墩果酸 (7)。其中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巴东过路黄中三萜皂苷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2007, 15(4):363-365.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7.4.015

      摘要 (2610) HTML (0) PDF 0.00 Byte (17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巴东过路黄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到2个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经光谱鉴定,分别为ardicrenin(1)和ardisiacrispin A(2)。体外抗肿瘤实验显示ardicrenin(1)对人脑胶质瘤(SWO-38)、口腔上皮癌(KB)、人乳腺癌(MCF-7)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分别为3.16、3.16、2.97、2.42 μmol/L,Ardisiacrispin A(2)对上述细胞的TC50分别为3.96、3.01、1.98、2.73 μmol/L。

    • 中国堇菜(堇菜科)两新异名

      2007, 15(4):366-368.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7.4.016

      摘要 (1959) HTML (0) PDF 0.00 Byte (13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中国植物志》中未收录的我国堇菜属2种Viola huoeiana W. Beck.和Viola Pulla W. Beck.分别处理为Viola verecunda A. Gray 和Viola lucens W. Beck.的异名。

主编:叶清

创刊:J Trop Suptrop Bot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3395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374/Q

国内邮发代号: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